李崇遠/廣西採撰

從飛機上鳥瞰邕江及北岸南寧一帶,只見山環水抱,路樹繁茂,真是一片綠野平疇的福地,南寧自古有「綠都」之稱,也是中國最南疆的大城。據稱在南宋時代,曾經在此舉辦過全國名種馬市,聚集百越、雲、桂名種馬匹在南寧展示交易。如今成為對東南亞及雲、貴、西藏高原交易路線的中繼站。往西南的憑祥市,通過友誼關,已有鐵、公路暢通越南、緬甸、泰國等地。南臨東京灣海域,有欽州、龍門、北海市兩大港灣,近年加速建設,更加進階成為南中國海的重要港口。自1950年後,廣西自治區將首府從桂林播遷到南寧,原因是桂、柳均為台地,屬於風景觀光勝地,都市發展不及南寧綠野平原具有前瞻之潛力,今日看來,決策是正確的。

◎ 邕寧風物 自然如畫

南寧市區富有南國情調,種植有許多熱帶樹,不但地面上山水草木奇特,連地下風景的大鐘乳洞也充滿幻想世界的美,距離市區北方約三十二公里的「伊嶺岩」,也是大陸著名的鐘乳洞,深一千一百公尺,具有兩萬四千平方公尺的規模,考古學家認為形成的時間達一百萬年以上,洞內有重疊的奇岩怪石,沿著供參觀用的步道,彷彿走過一趟海底龍宮景觀。

地面上林木青蔥茂盛,山巒湖泊相互擁抱,邕江穿流南北兩岸,不用江山點綴,已經自然如畫,原來的南湖公園坐落在市區東南,與西北方的西園公園同為市民遊憩場所,近年來開發成「青秀山風景名勝旅遊區」觀光勝地,這個遊區由:核心景區、森林植物樂園、北坡生態保護區三大區域組成。筆者父女在親人驅車導遊入核心區,這裡主要的名勝、名跡、景點,大部份在核心區內。我們走過董泉、龍泉塔、鳳凰塔、簫摩崖石刻、古道等,這些古蹟不但具有歷史價值,更加具有藝術工藝價值。繼而參觀青秀山長廊、東盟友誼園、狀元泉,遠觀中國境內最大的蘇鐵遷地保育基地——蘇鐵園、環山秀坪。非常據有特色的熱帶雨林中植物大觀,千株鐵樹林中,經常紛呈開花結果,鐵樹王(一千三百年壽齡)前人人留下攝影留念。天池、泰國園、桃花島這些景點,讓人如同進入桃花源仙境的遐思。觀音禪寺、水月庵等宗教活動場所,使我們解讀到少數民族族人對宗教的自由與虔誠。

壯錦廣場、銅鼓台、十二生肖園的展示,最能代表廣西少數民族工藝藝術特有的文化品質與能量,也是當地人希望《弘報》報導的重點。

◎ 刺繡薈萃 織錦傳神

織錦是中國傳統婦女工藝巧織的產品,「錦」,是依地紋經緯線相互交織起來的多重織物。其技巧或通經起花、或通緯起花、或通經緯起花。這種技藝創作,早在漢代廣西便出現織工考究的回紋錦。宋代時,廣西左、右江一帶的「方紋炎布錦」和「花束錦」馳名於嶺南。明萬曆年間,廣西龍鳳紋壯錦成為朝廷貢錦。清代以後,廣西壯、苗、瑤、侗、毛南等民族逐漸發展自我織錦工藝,各具特色,圖案精美別緻,色彩豔麗不俗。歷史有載,廣西「壯錦」、南京「雲錦」、成都「蜀錦」、蘇州「宋錦」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錦,蜚聲中外。

「刺繡」,是在布料上用彩色棉、絲織繡出各種圖案花紋的一種手工藝,廣西各民族創作的刺繡為:桃花繡(又稱「桃織」、「架子花」、「十字繡」)、針織(又稱「平繡」)、剪紙繡(又稱「凸繡」)和布貼繡四類,造圖精巧、花色薈萃。「壯繡」與「湘繡」齊名遐邇。

陶瓷木作 匠心神韻

早在遠古時代,中國子民已經開始製造木作,使用陶器。廣西陶瓷肇自戰國、秦、漢,首先創出「印紋陶文化」,有別於中原。陶瓷之燒造曾盛極一時,並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影響到東亞、南亞等國域,如「永福窰」、「田嶺窰」、「中和窰」之產品銷售海內外。元、明雖見衰落,但俟清末、民初,廣西南端欽州「坭興陶」崛起,屬紫砂器,由土質細膩含鐵量高的紫泥燒製成無釉陶器,加上精緻的浮雕工藝和當代的窰燒技術稱著。欽州「坭興陶」異軍突起,與江蘇宜興「紫砂陶」並稱「南欽北宜」。近年來靖西壯族「夾砂陶」、羅城仫佬族「煤矸陶」獨具民族特色,備受中外人士關注。

廣西木作,沿自傳統之木作建築(山林中「構木為巢」)與其後發展之各種生產用具,傢俬、生活、交通工具等。明朝時代,廣西工匠創制了「真武閣」、「大士閣」、「燕窩樓」幾座木作建築精品,使木作工藝達到歷史巔峰。俟後,廣西西北部聚居的侗族工匠所建造的「風雨橋」、「鼓樓」,更是別出心裁,以杉木鑿榫銜接,不用一釘一鉚,橫豎柱縱橫交錯,層層支撐而上,飛檐翹角,蔚為壯觀。另外,「鐵力木」傢具大料獨板,彎腿翹案、雄渾大氣,堪稱中國南方家具代表。(待續)

 

6「壯錦紛呈」

壯錦紛呈

 

6木作天功

木作天功

 

6壯錦神韻(外國女士喜愛)

壯錦神韻(外國女士喜愛)

 

6陶瓷匠心

陶瓷匠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廣西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