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遠/廣西採撰

◎ 五彩霓裳 銀飾符身

廣西十三個世居的少數民族都擁有自己傳統獨特的服飾、品種、款式,花樣也各有不同。或簡單、或莊重;或典雅、或華麗;或反映民族歷史,或表現民族身分。此外,還有男女、老幼、便裝、盛裝的區別。其印染、刺繡、織錦,既蘊含著其人辛勤勞動,也體現出彼等之智慧技巧。筆者曾經仔細觀察,廣西各民族自古有「好五色衣裳」之習尚,喜在領口、胸襟、衣角、裙邊、褲腳等部位裝飾精美的綑邊或花紋圖案。這些製作除了美化衣裳外,還可讓人識別所屬族群之標誌,有的可作為性別、年齡和婚姻狀況的象徵,也有可反映民族歷史某一過程的蹤跡。總而言之:各民族因生活環境;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審美觀念相異,其服飾樣式和風格各有特色,別具風味。

銀飾品是指用銀打造出來的各種首飾。銀首飾包括頭飾、手飾、頸飾、耳飾、配件及掛件等,品種繁多,工藝精湛,由於設計圖案豐富,故爾用途廣泛:如頭飾中之銀冠,頸飾中之項圈、長命圈、長命鎖,髮飾中的銀簪、銀釵,首飾中的銀戒指、銀手鐲,飾物中還有銀護身符、針線筒等一系列可以隨身佩戴或懸掛的銀飾品,配合場合需要的裝飾,齊一搭配使用,可知廣西少數民族的服飾裡,銀飾品佔著重要地位。「銀」,是象徵著純潔、樸實、高雅的金屬。

◎ 「桂戲」、「壯劇」 「非物」名錄

筆者自幼記得廣西因山嶺密集、種族繁多,因此有:「隔嶺不同天,隔山不同話」的俚語,形容氣候多變,語言複雜,曲種紛呈,劇種層出的狀況。

每個民族因有本土的語言,自然擁有自身歌謠曲藝,外族人難以通曉。可以流通的地方劇種,係以「桂戲」與「壯劇」為大宗。

「桂戲」即「桂劇」,原稱「桂林戲」或「桂班戲」,流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省部分地區,因最初盛行於桂林、柳州一帶,所以定名為桂劇。「桂劇」係具有相當歷史淵源的劇種,早在明末、清初年間,已有崑山腔、弋陽腔和亂彈等傳入桂林。乾、嘉年間徽班興盛,也經由湖南傳入桂林,這幾種不同聲腔的班社在桂、柳一代流傳演出並相互吸收磨合,逐漸形成了以彈腔(南北路)為主,兼唱高腔、崑腔、吹腔和雜腔小調五種聲腔融合的「桂劇」。

1902年,桂林建造了第一個戲院「景福園」,其後又有「起和園」、「儀園戲院」,使戲曲風氣由普及到興盛,這些戲院的東家,競相去上海等地聘請京劇演員來桂林演出,自此京劇劇目不斷在桂、柳等城鎮演出後,使桂劇得到許多學習和借鑑。1938年後,在著名戲曲家歐陽予倩指導下,建立戲曲改進會,成立了「桂劇實驗劇團」,他親自編寫劇本,排演新戲,並對音樂、化妝、舞美等進行改革的嘗試。最重要的是成立了「桂劇學校」擔任講座,使桂劇藝術的質量日趨成熟。195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劇團改制成為國營桂劇藝術團,為桂劇傳統劇目的挖掘、整理及藝術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

筆者在此必須補充說明一點:桂劇和湖南南部的祈劇(祈陽戲)具有較為密切的關係與淵源。因為兩造藝人經常在同一地區流動演出,彼此支援搭班,互聘師父傳藝,在劇目唱腔等方面,都有較多相似之處。

桂劇的傳統劇目自古有「大小本雜八百齣」之說,其中百分之八、九十為彈腔劇目。清代唐景崧曾專為桂戲班撰寫《秀棋亭雜劇》四十種,頗有特色。歐陽予倩創造、改編不少傳統愛國劇目如:《梁紅玉》、《木蘭從軍》、《桃花扇》、《寶蓮燈》、《鬧嚴府》、《合風裙》、《李逵奪魚》、《泗水拿剛》、《排風演棍》、《太白傲考》等,都是很有水平的劇目。

桂劇的表演,講究武戲文做,做工逼真細膩,同時重視人物刻畫。傳統表演中有許多特技絕招,如《劉青提》中的「七十二飛叉表演」、《打棍出箱》中范仲禹的出箱表演,《盜甲》中「順風旗」、「倒盤龍」,《目蓮救母》中的鬼王耍獠牙、《碧遊宮》中的變臉都是具有特色的表演。

桂劇的腳色行當分為:生、末、外、小(小生)、武(武旦)、貼、占(小旦)、夫(老旦)、淨、丑、雜等,行當分明。

桂劇的唱腔音樂分高腔、崑腔、彈腔、吹腔、雜腔小調五種。其中崑曲、高腔所占分量不多,桂劇大量使用的彈腔(比較自由),又分南北二路,南路即二黃腔,北路為西皮腔,使用廣西(桂林)官話演唱,曲調表現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吹腔包括安春(安慶調)、七句半(南羅)等聲腔,雜腔小調包括民歌俗曲、俚歌巷調等民間歌謠。

桂劇的伴奏樂器:南北路以胡琴為主,另有月琴、三弦等,吹腔以笛、嗩吶為主。打擊樂器有戰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鑔、星子等。

桂劇傳統劇目中的《拾玉鐲》、《搶傘》、《西廂記》、《打棍出箱》等劇目,由於唱做細膩,身段特殊,已經移植到京劇中改良演出,已受到廣大戲迷歡迎的劇目。

「壯劇」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雲南壯苗自治州的富寧、廣南一帶。它是從壯族民間文學、歌舞、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劇種,發展過程中,也受到漢族民間藝術的影響,因方言、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和流行地區不同,壯劇分為廣西南路壯劇、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和雲南的富寧壯劇、廣南壯戲之不同。

廣西南路壯劇流傳,使用南部壯語方言之靖西、德保、那坡、大新、天等、田東、田陽等縣域,曲藝源自當地民間歌舞,又受到提線木偶戲的影響,把從原來唱、作分開的演唱形式,逐漸進化發展為戲曲形式。唱時常用「呀哈嗨」襯腔,故此又稱作「呀嗨戲」,主要唱腔有平板、嘆板(類似慢板)、樂花、喜調(類似中板)、快喜調、高腔(快板)、哭調、寒調、詩調(散板)等。

筆者不懂壯語,惟板式、節奏、聲腔可以領會。而壯劇之伴奏樂器形狀或材質頗為特殊,以清胡(比京胡略大,筒以槟木製成)、厚胡(又叫土胡,琴筒用泡桐木製成,比中胡短粗)、小三弦為主,聽起來覺得有寬宏豪邁的感覺。壯劇也有幾齣經典劇目:《解臼》、《雙狀元》、《雙花配》、《寶葫蘆》、《百鳥衣》等,這些傳唱已久的故事情節,使壯劇流行於本土,傳承不息。2008年左右,中國文化部門公佈:「桂劇」、「壯劇」列入非物質文化名目,確保長存。

假設我們以京劇票友的認知觀賞「桂劇」,應該沒有問題。桂劇的南路(二黃)、北路(西皮)聲腔頗接近京劇,皮黃腔、崑腔也類似,尤其是四平調最接近。再以識辨湖廣韻白聆聽桂林官話,可以辨識六、七分。因為,桂劇形成之初,曾接受了許多京劇聲腔,表演的元素。(待續)

 

7壯族女郎服飾

壯族女郎服飾

 

7柳州彩調劉三姐

柳州彩調劉三姐

 

7苗族女郎服飾滿戴銀飾

苗族女郎服飾滿戴銀飾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廣西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