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廉/臺北報導

旅居美國梅派青衣京票雷靜渝女士,飛渡半個地球抵達臺灣,參加曼陀劇坊2012年公演活動,演出《坐宮》一折,特邀臺灣當紅老生演員唐文華配演楊延輝一角,這齣戲結合了美國舊金山、洛杉磯、臺北三地的名票、名琴票(竹鳴)、名角合作演出,以戲會友,以饗戲迷,真是一件盛事。

筆者幸逢在公演日內自天津來臺做文化交流觀光訪問,得緣入場觀賞,並與臺灣名劇評人王子平伉儷鄰座,請益良多。散戲後《弘報》發行人特別相邀筆者就此齣寫劇評一則,有意匯成一篇美、陸、臺伶票合作唱、演、拉、評的題材文字,執筆時筆者內心不免忐忑,還是鼓足勇氣寫下來。

《四郎探母》是齣傳統骨子老戲,故事取材於《楊家將演義》小說第四十一回,據傳是前「三鼎甲」之一的張二奎編寫成京劇劇目。自清朝咸、同年間,為余三勝、張二奎、陳鸞仙常演劇目,傳承迄今約百五十年。就題材言,此劇屬於歷史劇,內容講敘王侯將相故事,後經改革,將表演人物和情節家庭化、生活化,從而將不能協調的敵國仇恨,注入兩個家庭父母兒女之親情、夫妻氛圍,使得情節衝突、高潮迭起,揭櫫了戰爭給予人們帶來痛苦的意識,而結局卻安排下傳統人情,表彰倫理道德收場,這是廣大社會、人群樂見的、肯定的,遂使此劇目百餘年來,熾演不輟。

《探母.坐宮》一折,是老生青衣合作唱、念、做、表並重的精隨,唱腔悅耳動聽,做表神隨意傳。前輩藝術家譚鑫培搭配王瑤卿演唱之聲腔做表,蔚成經典,其後擅演此折者,計老生有:楊月樓、王鳳卿、孟小冬、高慶奎、馬連良、楊寶森、李少春等;青衣計有:梅蘭芳、尚小雲、芙蓉草、張君秋等。上世紀八O年代文革後,中國公佈發揚傳統劇目,擅唱《坐宮》對兒戲更發展流派紛陳,以博采觀眾之喜愛與傳唱,如李和曾(余)配張君秋(張),梅葆玥(馬)、梅葆玖(梅)姊弟檔有唱片傳世;九O後有耿其昌、李維康夫婦檔演唱音像紅遍兩岸、美加。近年來,中、青代北京有于魁智、李勝素、杜鎮杰、王蓉蓉,天津有張克、趙秀君、凌珂、王艷,都是中國大陸及寶島臺灣戲迷觀眾共同肯定擅演《坐宮》的良配。

王子平先生與發行人告訴筆者,寶島臺灣在1960至1990年間,曾有過三十年的京劇發展風靡期,那期間熱演《探母‧坐宮》戲碼:周正榮與顧正秋,胡少安、徐露、謝景莘、嚴蘭靜、葉復潤、趙復芬,他們搭檔最為叫座。近年最受觀眾喜愛者為唐文華與魏海敏。臺灣早年老生名票張昭泰(正聲廣播電台創辦人),曾邀請名家顧正秋合演《坐宮》一折,是件伶、票登台的美談大事,由於雙方唱作水平高、名聲大,不但轟動於當時,也開啟了伶票聯袂演出的先例。走筆至此,要回歸名票雷靜渝女士與名角唐文華先生合作《坐宮》的精采唱做。

12月1日演出當天,發行人曾陪同筆者至劇院後台引薦從未謀面的雷女士與唐文華、王耀星伉儷。雷女士係舊金山資深票友,容色端正、面貌姣美,態度祥和,維持著適度的體態身段,上妝穿著旗服,是位美人的扮相。聞聽得她的家族與京劇界很有淵源,因此酷愛京劇,曾隨名師金素琴學藝,也曾受過包幼蝶老師指導,在票界很有實力,此次邀請寶島當紅老生搭配演唱《坐宮》,正是有備而來。

《坐宮》一場的唱腔,幾乎囊括了全部(西皮)腔的板式,演唱者通過急緩不同板式的轉換,發揮出不同層次的人物情緒變化,唐老闆出場就坐後歌唱〔西皮慢板〕「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嘆……」一闋,聲腔圓潤,字字發自丹田底氣,唱到「思老母不由人肝腸痛斷」時,男主角思母心切,淚眼望穿雲天,翎冠晃蕩,十指顫抖,移步向前搖搖欲墜之情貌,做表非常到位,唐老闆的唱兼余、楊,哭聲還兼用些言派韻味,這是大陸演員少見的。或說:臺灣劇團少,演員什麼戲都須學唱,琴師什麼流派都須會拉,發揮空間自然擴大許多,也沒受過文革禁唱傳統戲的過程,許多唱、做表演,比較大陸演員還要前衛、進步。

       雷女士亮相前「悶簾」叫:「丫頭帶路哇!」話詞如銀鈴般傳聲,立即獲得滿堂采,「芍藥開、牡丹放、花紅一片……」四句散板唱得聲腔自然,穩健動聽,一副專業水平。最讓筆者欽佩的是一串「四猜」的唱段,把梅派青衣那種雍容華貴,端莊穩重的風格,圓潤甜脆的音域,唱得十分相似,文場二位琴師,其中一位是琴票竹鳴先生配合一級琴師閻一川客串二胡,把梅派的拉法、指法、音色力道,唱腔的強弱緩急,包容得滴水不漏,過門、襯墊節奏分明,也幫助了演唱者從容淡定吐納行腔,筆者一向習聽梅派《坐宮》錄音光碟,當時有一股特別共鳴的感覺。接下來四郎向公主講明真實來歷,和思念老母的情懷,公主雖然願意協助,但又有所顧慮,雷女士把公主那種喜悅、嬌嗔、動怒、擔憂的表情,糾合精、氣、神隨四郎配合表演,把一場精采的伶票合作骨子老戲,唱得圓滿謝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京劇 票友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