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因此,「龍戲」在中國傳統京劇中也屢見不鮮。

傳統京劇形成於封建社會,封建帝王又自稱真龍天子。京劇戲衣中「蟒袍」上的繡活,也有「團龍」和「獨龍」(坐龍或行龍)之分。繡有「五爪團龍」的黃色蟒袍,全由戲中的皇帝一人專用,而將相官宦只能穿黃色以外的「四爪獨龍」蟒袍。以龍象徵帝王的京劇很多,如《遇龍鎮》中的漢光武劉秀、《打龍棚》中的周世宗柴榮,《飛龍傳》、《龍虎鬥》中的宋太祖趙匡胤,《困龍床》(《燭影計》)、《雙龍會》(《金沙灘》)中的宋太宗趙光義等。還有馬(連良)派名劇《胭脂寶褶》前半部〈遇龍酒館〉中的明成祖朱棣,生旦對兒戲《遊龍戲鳳》(《梅龍鎮》)中的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帝)等。《龍鳳呈祥》中的劉備,乃漢代中山靖王之後,也是「帝王的根本」。這些戲名中的「龍」,都是代表皇帝的。

京劇中的帝王一般都由老生扮演(少數也有小生扮的,如《將相和》中的趙王、《打龍袍》中的仁宗等;花臉也有,不多,如《貍貓換太子》中的趙桓等)。過去老生中還有細分,專演帝王的稱為「王帽生」,要求儀態雍容華貴、台風端莊嚴謹。早年演「王帽生」最好的,是「京劇前三鼎甲」的張二奎。

有些戲裡的「草頭王」,卻也被稱之為「龍」,為了區別他們不是正宗的當朝天子,這些角色大都由花臉扮演。金少山、裘盛戎的代表作《鎖五龍》,一般都不演全部,只演《斬雄信》一折(似只知九○年代時北京楊燕毅演過全部的)。其實,單雄信既不是王,也稱不上「龍」。《鎖五龍》的故事是,隋末李世民力擒夏明王竇建德、洛陽王王世充、白御王高談聖、宋義王孟海公、南陽王朱粲。單雄信只是王世充的都將。這五個「草頭王」中,有四個是花臉扮的,盔頭上都還插上翎子。傳統老戲《五龍鬥》中的沙陀國王李克用,原也是花臉,後在《珠簾寨》中才改成老生扮演。

帝王是封建社會中的絕對權威,至高無上,他們有了錯誤也不會受罰。宋仁宗趙慎有輕慢生母之罪,李后命包拯責打仁宗,包拯也只是用紫金棍打一下旁邊另外放置的龍袍,表示已懲罰了。這就是家喻戶曉的《打龍袍》。

真的龍王,在觀眾喜聞樂見的神話戲中卻並不少見。京劇《鬧龍宮》,是演孫悟空入東海水晶宮向龍王敖廣借兵器,刀槍劍鞭全都試過,無一趁手,最後才得到定海神針(金箍棒)。南派美猴王張翼鵬、張二鵬崑仲都能在戲裡表演其父「蓋(叫天)派」的「巧耍雙鞭」。小王桂卿更是發展到同時耍四根鞭,這一王門本派的絕招,在京劇武生的「出手」中絕無僅有。

五十年代中共建國之初,解放軍總政京劇團張正武的《鬧龍宮》曾演至國外,在第五屆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上,榮獲舞蹈一等獎。在《哪吒鬧海》、《魏徵夢斬涇河老龍》等戲中也有龍王出場。龍王一般均由花臉扮演,勾臉戴白滿,也有的是淨角俊扮,但臉上要畫出金線,以示龍是神靈,而龍太子則由武生或武小生來扮了。

早年,每逢春節都要上演神話燈彩戲《洛陽橋》,該劇述公差夏德海應召往龍宮下書投文,後蔡襄為母建造洛陽橋的故事。戲裡的水晶宮金碧輝煌、五彩繽紛、波光水影,極為壯觀。戲中不但有龍王、龍母、龍子、龍女出場,還有鼈帥、龜相、蝦兵、蟹將、蚌女、蛙族,滿台水族,煞是熱鬧。

五○年代時,著名劇作家翁偶虹為中國京劇院編演的新武戲《高亮趕水》,由張雲溪主演,劇中也有龍公、龍婆出場。

1959年,晚年的梅蘭芳為了向建國十週年獻禮,準備排演根據唐人小說《柳毅傳》改編的京劇《龍女牧羊》,梅主演洞庭龍君之女「三娘」,李少春演柳毅,袁世海演洞庭龍君之弟錢塘龍君。可惜梅蘭芳於1961年不幸病逝,此戲未能正式開排。直到1962年才由楊秋玲演出。

有龍形出場的戲就不多了,京劇《十八羅漢鬥悟空》、《十八羅漢收大鵬》中,都有跟隨降龍羅漢的神龍。這是由武生穿上繪有藍白條紋的龍形衣、戴上龍形頭套扮演的。行走時劃手伸足,開打中翻騰躍撲,表示神龍騰雲駕霧,左右盤旋。與跟隨伏虎羅漢的神虎相對,一龍一虎,互相配合,要隨著羅漢在舞台上做出許多優美動人的造型,在與悟空或大鵬的開打中,要翻出各種類型的長短跟斗,勇猛驚險、精彩紛呈。

連台本戲《西遊記》中,唐僧的坐騎白龍馬,即為小白龍所變。演到鷹愁澗悟空降伏小白龍,先由龍形出場開打,待被降伏時,化身人形即由武生俊扮,一身素白抱衣抱褲,手執拂塵。

早年還有一齣武旦戲《打青龍》,為四小名旦之一宋德珠的拿手戲,也有龍形出場,宋主演楊排風,英姿颯爽,武打激烈。降伏青龍後,青龍化作「演火棍」,成為楊排風獨有的兵器。

四○年代時,尚小雲主演的《九曲黃河陣》中,還出現過一個龍頭、人身、穿龍形衣的奇特人物――龍鬚虎,由著名武淨張世桐扮演。跟隨姜子牙(李寶櫆飾)身旁,在戲中始終要獨腳行走,與跟隨趙公明(袁世海飾)的黑虎(張小傑飾)開打時,也必須保持一條腿起落,翻跌跳躍,這比武丑的「矮子功」難度更大。

至於《大鬧天宮》、《虹橋贈珠》(《泗州城》)裡許多神將中之青龍白虎中的青龍,這則是由武淨扮演的人形龍神,要和悟空或凌波仙子(水母)激烈打鬥,衝猛火爆,這兩齣戲,如今舞台上常見演出。

帶有「龍」字劇名的戲就多了。《臥龍弔孝》從言菊朋、言少朋到言興朋,言門三代久唱不衰。可惜言興朋赴美定居,如今言派傳人寥寥無幾。《初出茅廬》是根據老戲《臥龍崗》改編的,演劉、關、張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故事,出現了舞台上第一個由小生扮演的諸葛亮,當年夏永泉演來風流儒雅,瀟灑飄逸,別具一格。

《絕龍嶺》是「南麒北馬關外唐」之唐韻笙的獨擅劇目,唐演的聞太師,紅淨扮相,勾臉精美,劇中有大段高亢激昂的唱腔、變化多姿的趟馬和套路新奇的武打。十多年前袁世海弟子、大連京劇院楊赤,以花臉應工演出《絕龍嶺》,甚得好評。

北京京劇院新創編的京劇《畫龍點睛》,描寫唐初李世民奮發圖強、訪賢求才、重用布衣平民馬周,整飭吏治的故事。由於將現實生活的感受鎔鑄到歷史事件中,抒發了人民群眾呼喚廉政建設的心聲。加上張學津(以老生飾李世民)、王文祉(以花臉飾馬周)等的精采表演,故而深受歡迎。

此外麒派名劇《烏龍院》、馬派名劇《串龍珠》、郝(壽臣)派花臉戲《打龍棚》、葉(盛章)派武丑戲《九龍杯》、小生戲《九龍山》(即《鎮澶州.收楊再興》),武生戲《龍潭鎮》、《龍潭鮑駱》,還有《龍鳳帕》、《龍鳳鎖》、《龍鳳巾》、《龍鳳閣》和現代戲《龍江頌》,原中國京劇院李光和日本藝術家合演的《龍王》等,都是劇名中帶有「龍」字的戲,豐富多彩,舉不勝舉。

 

12_《龍鳳呈祥》劇照/天涯仙客攝影.jpg

《龍鳳呈祥》劇照/天涯仙客攝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京劇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