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報導

由中國大陸全國政協京崑室主辦,戲劇家協會與政協報社協辦之「兩岸四地中國戲曲藝術傳承與發展•北京論壇」,已於2011年12月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召開,經過兩天熱烈討論,就今後中國戲曲藝術傳承與發展等四大議題(見《弘報》537期一版),做出了重要結論,完滿閉幕。筆者係以戲曲教授專業及臺灣《弘報》發行人、總編身份,受邀與會,並向海內、外戲迷讀者報導重點成果:

(一)介紹「京崑室」成立沿革及工作

大陸全國政協京崑室,係由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倡議,成立於1986年,首先在此向戲迷、讀者介紹,這個已歷經廿六年歲月的組織,匯聚了許多人才的能量,也做出了鉅大戲曲發展的貢獻。筆者根據京崑室副主任張國祥先生回顧發展之歷程中,全國政協領導們研議發展中國戲曲藝術,首要踐行「團結、民主」兩大主題運作,故而把「京崑室」組織層級提升在全國政協之下,就京崑戲曲部份,糾集了數十位表演藝術家、學者專家,敦作為政協委員,以他們的知名度及個人獨特的戲曲魅力,從政協京崑室工作中發揮其特長與智慧,進而向海、內外無數鍾愛戲曲藝術之各界人士,溝通感情,發揚中國傳統戲曲文化,「全國政協京崑室」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廿六年來,京崑室做了許多戲曲示範及推廣工作,這些貢獻,張國祥臚列出來如數家珍:

     組織考察或與各地方調研,為戲曲藝術之傳承與發展建言獻策。

     搶救崑曲及保護力度,撥付經費以扶植崑曲藝術。

     制定中國戲曲表演體系及規劃理論內容要點。

     積極參與京劇音配像工程,為民族留下寶貴文化遺產。

     發掘、整理戲曲劇目和曲譜,加強戲曲傳承、保護的基礎性工作。

     大力支持對戲曲藝術之研究、宣傳和普及推廣工作。

     舉辦京崑戲曲展演、京劇流派展演、藝術大師誕辰紀念展演和地方戲曲調演,發揮示範作用。

(二)舉辦「兩岸四地戲曲藝術論壇」作為海、內外戲曲交流新平台

自2008年以來,「論壇」已分別在澳門、香港、臺北成功地舉辦了三次,「論壇」之舉辦是京崑室的新拓展、新探索,旨在搭建一座平台,提供「兩岸四地」戲曲同行交流戲曲經驗、研討發展、廣交朋友、增加情誼。

2011的「兩岸四地中國戲曲•北京論壇」於12月召開,「論壇」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京崑室主任孫家正主持開幕式,副主任蔣作君、張國祥、李世濟、葉少蘭、季國平、秘書長楊利群、劉未鳴,全國政協京崑室成員胡芝鳳、孫毓敏、尚長榮、蔡正仁、楊春霞、朱世慧、李維康、耿其昌、趙葆秀、譚孝曾、吳江、孫萍、孟廣祿、趙秀君、李祖銘、鄧敏、楊赤、李永安、翟惠生、孫燕瑾、楊瀚,還有院團領導、學界人士、表演藝術家:馬載道、尹曉東、王馗、王焱、王玉珍、王銘鐸、白金榮、劉禎、劉連群、劉新波、孫東興、安立元、齊建波、余聲、宋官林、宋明江、張凡、張堯、張華山、李少波、李銘、李世英、杜長勝、周龍、趙景發、郭宇、崔偉、曹穎、黃耀華、龔和德、謝柏梁。

香港地區人士有:高敬德、唐敏、王連增、蔣崇禮、華瑋、何冀平、羅家英、刑金沙、李奇峰、葉中敏、司徒秀英、麥吳青青、江東廷、雷有生、施乃康、劉彪。

澳門地區人士有:殷立民、梁華、張曉光、戢長齡、穆凡中、湯梅笑、沈秉和、林鳳娥、彭熾權。

寶島臺灣人士有:曾永義、洪惟助、牛川海、林清涼、宋士芳、郭貞、李崇遠、王志萍、王璦玲、詹惠登、唐文華、王耀星等。

孫家正主任致詞指出,「論壇」歷經四年,如今回到北京,每到一地,我們都深切的感受到中國戲曲藝術的強大生命力與民眾的巨大影響,兩岸四地文脈同根,在戲曲文化藝術感染下,促集了內地與港、澳地區,臺灣寶島之間同胞們的感情,增強了兩岸四地同胞對傳統戲曲藝術之自豪感與傳承、發展的責任意識。希望藉由「論壇」的舉辦,能吸引兩岸四地更多青年朋友來關注戲曲,熱愛戲曲,並投身戲曲藝術傳承與發展的神聖工作中。

中國戲曲中所蘊涵的民族精神、傳統倫理美德,我們理應發揮更積極之作用。

(三)賈慶林主席接見海外代表並出席觀賞戲曲晚會

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先生特別親至會場接見來自寶島臺灣及港、澳與會代表,表達他對「論壇」圓滿成功祝賀之意,親切地與代表一一握手問好,並合照留念;然後一同進入劇場,觀賞戲曲晚會。是晚,表演節目精采多元,包括粵劇(香港演員)、河北梆子(許荷英)、崑曲(蔡正仁、王志萍)、京劇彩唱(趙秀君、張克、孟廣祿、趙葆秀),臺灣唐文華、王耀星對口唱《武家坡》,壓軸由尚長榮、葉少蘭彩演京劇《九江口》,彰顯了一流的水平,把戲曲流派藝術,表演出獨到的魅力。

自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繼宣佈:崑曲、京劇正式成為人類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傑作(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以後,對於中國戲曲藝術之傳承與發展,即成為這次「北京論壇」之重要主題。

崑曲、京劇之表演藝術聞名寰宇,因為他們能夠提供及滿足觀眾視覺、聽覺與感性、知性的文化需求,唯有做到這種藝技功夫,藝術才能稱之為藝術。以下臚列專家論述:

  葉少蘭:忠實繼承,切實發展

如何生化京、崑,發展戲曲?著名表演藝術家葉少蘭表示:「忠實繼承,切實發展。這不代表是一種口號,要繼承,要發展,就先須要尊師重道。」「師」即師承,京劇流派藝術大師都有師承,他們都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勤學苦練,博采眾長,才能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道」,包含了規律、經驗和方法,只有瞭解戲曲藝術的規律、經驗,才能有所革新、創造,京劇才有生命、有發展的前途。老一代京劇藝術家窮一輩子對京劇的傳承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時至今日,我們的藝術環境、條件都有極大的提高,更要嚴格對待從先輩留下來的經典劇目,這都是京劇界的財富,文藝工作者有責任將它好好的傳承下來,我們繼承的不僅是劇目,更包括先輩們身上那股為藝術獻身的精神。葉少蘭說︰「作為專業戲曲演員,每天我都告訴自己,哪怕是唱一句,表演一分鐘,這都是一份責任。」

  吳江:創立「京劇學」專門學科

囿於過去京劇一直以口傳身授的傳承方式,其理論一直存在不足,猶如散珠碎玉,有待進行科學分類和系統整理研究。國家京劇院原院長吳江先生說:「缺少表演理論體系,京劇就如水中浮萍,難以順利的傳承發展,我們須要建立京劇表演理論體系工程。」吳江希望將來所有戲曲高校及大專相關院校,能設置一門戲曲專門學科——「京劇學」課程,把京劇、崑曲藝術相關知識,傳遞到社會各層面去。他的構想經過出版社的建議下,吳江決心主編一部關於京劇表演理論的鉅著,邀集了近百位專家積極參與,使《中國京劇藝術百科全書》得以發行,吳江說:「百科全書囊括了京劇的歷史、文學、舞美、音樂、流派等內容,是完善京劇表演理論的一次嘗試,對於普及京劇藝術,使社會各層面對於京劇的理解,提高從業人員的理論水平,將提起了重要作用。」

  周龍:「出人出戲」是培養戲曲人才高度提煉

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周龍對戲曲表演專業人才之培養,提有三方面認識:(一)表演專業學生不僅須具備天賦條件,尚須具有相當的專業技能,如幼功、帶藝入學等。(二)專業教學可採用「一對一」或「多對一」(幾位老師對一位學生)之模式,符合於科學發展觀之育才之道。他說:「著名戲曲教育家史若懷的辦學思維是:普遍培養,重點提高。這項符合戲曲人才之培養模式,使過去幾十年來成就出一大批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三)教育戲曲表演人才之出口(畢業後就業),是本院培養模式中的重要環節,採取選拔尖子人才以適應社會需求,或用人單位要求(就業),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幾十年以來,本院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時使通過全面性的舞台實踐,等待畢業時已呈現「出人出戲」之成果與概括,達到了高度提煉的目標。

  宋官林:京劇藝術之傳承與發展──重在建設,貴在積累

國家京劇院院長宋官林認為:解讀「中國戲曲藝術傳承與發展」這項課題,應循序兩個步驟:第一、京劇藝術的傳承所貴者在於(劇目)積累,建立劇目重在踐行,積累經驗,處理得宜才能演得開、傳得下、留得住。在劇目建設部份,宋官林說:我們思考,總結出三、三、三的工作思路,即「三性」、「三於」、「三精」的堅持原則。「三性」即思維性、藝術性、觀賞性堅持統一原則;「三於」即擅於繼承、精於借鑑、勇於創新;「三精」即精創新編歷史劇和現代劇,精排優秀保留劇目,精演經典傳統劇目。在京劇推廣發展部份,宋官林說:「我們必須增加民眾、戲迷。學生對戲曲文化自覺、自信的觀念,使他們重視國粹京劇藝術,借鑑其他先進國家的營銷理念,作為唯一國家藝術表演團體的國家京劇院,應主動結合國內、外重點京劇院團,追求國際水平,展示中華氣派。

  李永安:京劇要傳承和發展,首先要做普及工作

曾任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這位湖北省廣為稱道的三峽工程領軍人物,又是「琴票」好手的李永安先生說:「全社會都應該支持我們的京劇國粹,現在京劇已經走出了國門,走進了學校,走進了社區,我認為還應該走進企業界,因為企業界最有條件普及京劇。」李永安與湖北省京劇院院長朱世慧首創院團、社區合辦的「中天票社」,為國內第一個官方結合民間票房,在企業界的支持下,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力氣便能完成。李永安建議:「前提是得到領導的支持,京劇既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的代表,我呼籲企業界的負責人重視京劇、支持京劇,希望政府、大專院校、中高學校共同努力推動,京劇的傳承與發展是很有重振希望的。」

吳江、李永安、朱世慧幾位先生曾多次來臺灣進行京劇藝術交流,並與此間許多學術界、藝術界、戲曲界人士結交成好朋友,筆者因為《弘報》發行、總編關係幸得結識,並獲鼓勵。吳江先生特別有感觸的是:臺灣有很多高級文化人士,並非出身梨園,卻能專注於京劇的傳承發展,如:貢敏、曾永義、王安祈、洪惟助,連同筆者,都不是行內人,卻能在教學之餘,致力推廣京、崑戲曲而不懈。此外,臺灣的京劇演員,為求藝術進步,早在上世紀八O年後便紛紛越洋赴大陸拜師再受藝,足證謙虛好學。臺灣的表演人才及戲曲師資遠不如大陸雄厚,所以經常性聘請大陸名師、編劇、導演、音樂、編腔設計等過去交流教學。

至於電視京劇、戲報、劇本撰寫,臺灣早在上世紀八O年代已經發展起來,較早於中國大陸,這些都是互相交流的基礎。筆者曾以《弘報》週刊發行人的身份,在論壇分組討論中發言,藉以推廣京劇,也獲得一致肯定。散會後,繼有清唱活動。

 

14_「兩岸四地中國戲曲藝術傳承與發展.北京論壇」主席團現場.jpg

「兩岸四地中國戲曲藝術傳承與發展.北京論壇」主席團現場

 

14_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前排正中)和海外與會學者合影.JPG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前排正中)和海外與會學者合影

 

14_吳江先生發言.JPG

吳江先生發言

 

14_李永安先生操琴.JPG

李永安先生操琴

 

14_孫萍.JPG

孫萍

 

14_張國祥.JPG

張國祥

 

14_麥吳青青.JPG

麥吳青青

 

14_葉少蘭先生發言.JPG

葉少蘭先生發言

 

14_賈慶林出席觀看「戲曲晚會」後,與演職人員合影.jpg

賈慶林出席觀看「戲曲晚會」後,與演職人員合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京劇 崑曲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