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盛夏,天津京劇院新編京劇《香蓮案》在臺北市國家戲劇院首發貼演,因劇碼單上註明是改編自京劇《秦香蓮》,許多臺北的老戲迷觀眾來電到〈弘報〉,或發來訊息詢問:新編劇目更改了哪些情節?人物又有哪些更遞?還有秉持者認為「經典劇目」不煩擅改的說法。類似這些質疑,早在兩年前《香蓮案》編成在大陸上演時也有同樣情況,旋經過院團編導、戲曲達人多造討論後加以改良、排練、實踐演出,直至今春在杭州所舉辦的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中,經評委專家評比結果,《香蓮案》獲得了一等獎的榮銜,載譽來到臺北首演。而臺北的京迷觀眾,是愛戲、懂戲、看戲的群體,上座率自然看好。

《秦香蓮》原有〈闖宮〉一場戲,在《香蓮案》中剔除,改編成陳世美午夜「微服私訪」秦香蓮,要求她離異獨自攜子女返鄉,以免妨礙駙馬爺的前程。這樣的改編,比舊本合理;試想一位弱女子攜帶著子女,雖然博得門官同情,但闖入皇宮內苑與駙馬爺理論而不驚動皇室,封建時代民婦怎可隨便闖入宮內,情節不合常理,改編者把這節劇情內容做適度調整,可以說明是一節善意的革新。至於陳世美要求離異不成,回宮又遭公主詰問,漸漸表露殺妻滅子的猙獰臉孔,更強化出人性泯歿的另一面悲哀。

《香蓮案》爰把舊本〈琵琶詞〉一折刪除,可能因為丞相王延齡這個正面公正的角色,原本幫助香蓮並勸戒世美相認元配母子不果,繼而推介香蓮往開封府尹包拯提告世美,完成任務便下場,不再涉以後鍘美案情。若以創作劇本質量之精密度而言,塑造王延齡這個戲曲人物,似乎是可有也可以無,因為他是故事主體以外的人物。筆者試考述京劇《秦香蓮》的淵源,它原是由梆子戲移植而來,早期只演〈告刀〉、〈審美〉兩折戲,是裘派淨角的代表作品。1955年北京京劇團(北京京劇院前身)成立,由馬連良擔任團長,結合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趙燕俠同為領銜主演,曾經創作過許多現在確定的經典名劇,《秦香蓮》便是那時根據梆子及地方戲曲〈告刀〉、〈殺廟〉、〈審美〉、〈鍘美〉,再增益首尾而成現今新的演出框架。還有老一輩戲曲達人說:為了讓此劇擴大流派藝術表演的擴張力度,特別編寫了一折〈琵琶詞〉,由馬連良飾劇中王延齡一角,與陳世美在舞台上表演說唱賓白對咬,穿插在張君秋演唱那段哀怨的二黃慢板「夫在東來妻在西」名段當中,而這段經典傳唱,風靡了半個多世紀,也是臺北票界票友學習登台演出最普及的一折京劇。回憶二十多年以前,臺灣電視公司「戲曲你我他」節目,播放過一齣由馬連良團長率領北京原班演出團隊,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曾赴日本演出京劇《秦香蓮》的錄映片,牽動了臺灣京迷票友高度關注與收視,筆者從收視當中,看到京劇藝術名揚異國的表演,尤其是終場謝幕時,馬連良團長換著西裝率領團員,在日本觀眾熱烈綿綴的掌聲中多次謝幕,印象猶新。

新編《香蓮案》把〈琵琶詞〉一折刪除,信是編著者因樽節劇幅(現時京劇表演每場戲以兩小時三、四十分鐘為準則),以增強主要演員伸張表演力度,這也是改編者對新的劇本結構,追求嚴絲合縫運作的另一種思維,使這則流傳久遠的古老傳說故事,歷經多年歲月消磨,背負厚重與深切的經典劇目,加之以重新改編與修飾,是否能夠賦予觀眾新的聲情觸動和感悟。筆者私下洞悉,這就是改編者劉連群先生考慮再三勇敢執筆改寫成《香蓮案》的動機吧。

天津京劇院本(2013)年423日起來臺公演八天,演前有一場新聞發布記者會以及票友聯誼面談,公告新編《香蓮案》、全部《霸王別姬》、折子戲《金翅大鵬》、《遊龍戲鳳》、《打鑾駕》、《鍾馗嫁女》、《白水灘》等,都是首次在臺演出,以博觀眾欣賞與肯定。

新編京劇《香蓮案》是這次特定推介的劇目:由院長王平親自監製,劉連群編劇,白雲明導演,秦香蓮由程派青衣呂洋主演,凌珂飾演陳世美、王嘉慶飾演包拯、王志鋼飾演韓琪、張嬋玉飾演公主,張三陽則由竇騫飾演。劉連群特別指出此劇的特色:「老戲新編,尊重傳統。戲文原創,聲腔新製。程派表演,外柔內剛。一台新秀,不假奧援。」

這台戲取消了原來王延齡和國太兩個角色,增加了男女主角、張三陽、韓琪的表演戲份,特別運用舞台燈光的明暗、音效的強弱氛圍讓演員在台上表演的唱念聲情,特別強烈,身段、移位突出得有立體感,使觀眾看完全劇,既沒有「勿動經典」的問題牽引存在,反而覺得編劇用另一個角度來詮釋這個古老傳說故事,不但新穎流暢,也合乎情理,這就是編、導兩位手段合璧,切入了京劇表演的規律。

第一主演呂洋端莊清秀,原本素顏已十分古典,配合她窈窕玉立的身段,扮上秦香蓮特別秀美動人,她是近年來程派新銳演員、京劇表演藝術傑出者之一。她有一條高低轉換自如寬厚美音好嗓,能夠把程派聲腔那種縝密連綿、低迴婉轉、起伏跌宕、韻律多變的特色,運用自如地唱唸出來,憑著天賦加上自身格外努力,主演了這齣大戲,自我排練不下百遍,曾接受筆者訪談,道及追求秦香蓮這位劇中人物的性格、表情、身段、歌唱、唸白等技藝,廢寢忘飧而不自覺。又勤練程派水袖十法技藝:勾、挑、撐、沖、撥、揚、彈、甩、打、抖,以配合劇情、身段、舞步,創造了許多動作,顯出許多外柔內剛的情貌,盡了這番努力與實踐演出,今年六月佳音傳來,呂洋獲得了本屆京劇梅花獎項,不但為院團爭光,也為自己的演唱技藝立下一片里程碑的進境。「一線線,一針針,一針一線繫深情……」憶及《香蓮案》中女主角手撫寒衣,觸及往事,呂洋哀婉的程腔韻律唱段,猶在耳畔。

男主角第二主演,由凌珂以老生扮演陳世美,他具備一條高亮雄厚的嗓,兼余、楊、關(正明)派唱念基礎,唱起戲來很具爆發力,是天津老生行戲迷的寵兒,舞台經驗成熟到位,唱唸紮實動聽。在《香蓮案》中扮演的是反派角色,把編劇增加的戲份,表演的唱作很具功力,觀眾可能憎恨劇中人陳世美那個「田舍郎」,一旦「登上天子堂」以後,攀龍附鳳,拋棄糟糠的小人,儘管表演突出,觀眾仍然不願給予掌聲鼓勵。

反倒是飾演韓琪的名角王志鋼,演出一介為正義自我犧牲的烈士,表演出豐滿化的人格,相較於陳世美形成善惡兩極的美化形象,當他在〈殺廟〉中唱出:「豈能無故殺善良,留得仗義天地間!」然後自刎「殭屍臥」倒地,觀眾即報以如雷動之掌聲。

竇騫飾演張三陽,是富有同情心的一位店東,人物樸實,表演自然可愛,不但加重他在劇中的戲分,也是〈審美〉案件中的「旁證關鍵人」,他提兇刀上堂作證,使主謀伏法,真是為觀眾解消了一口氣!

王嘉慶是青年銅淨的「角頭兒」,扮相唱唸雄偉宏鐘,飾演劇中包拯,戲份沒有原本重。〈審美〉到了高潮,香蓮目睹包拯聖命難違,處境艱險,毅然大喊:「大人,我不告了!」包拯表現未臻愧煞震撼之做表,便將陳世美搭入虎頭鍘上,不如觀眾預期的滿足,此節似可改善。

總結《香蓮案》在臺北演出圓滿,觀眾投下了肯定的一票,筆者願向尊敬的老朋友──王平院長、劉連群先生匯報此地觀眾一本「愛戲、懂戲、看戲」的綜評:

果然看到古老故事多了另外一種演繹解說。欣聆程派藝術又多了一齣新戲。願來年貴院京劇舞台上再添一部新猷!

 

《香蓮案》呂洋飾秦香蓮(左)凌珂飾陳世美(右)

《香蓮案》劇照,(左起)呂洋飾秦香蓮、凌珂飾陳世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京劇 天津京劇院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