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夜雨》又名《臨江驛》、《瀟湘秋夜雨》。這齣傳統戲係根據元雜劇《臨江驛瀟湘夜雨》改編,《京劇叢刊》、《戲典》、《戲劇考》均有刊本,另有雷喜福私房藏本。原劇本寫書生崔通與張翠鸞情悅訂親,其後崔因高中負心,另娶主考官之女,公堂對簿,最後張翠鸞與崔通、趙女妥協,大團圓收場。

1954年經過中國戲曲研究院整理此劇,結局改為翠鸞棄崔隨父離去,是為今本《瀟湘夜雨》。其後,中國國家京劇院重排此劇,由楊秋玲主演,成為她的代表作之一。楊秋玲1950年進入中國戲曲學校,受業於王瑤卿、華慧麟、芙蓉草等人,成為青衣、花衫、刀馬旦全能演員。1958年進入中國京劇院,再受到梅蘭芳的指導,聲譽日隆,擅演的劇目有《楊門女將》、《滿江紅》、《宇宙鋒》、《鳳還巢》、《瀟湘夜雨》、《奇雙會》、《孔雀東南飛》等,至今仍是熱演戲碼。

臺北青衣名票黃惠英女士,每年開春都率同她所主持的「曲韻劇坊」推出全本大戲賀歲,提供國粹以娛票友、觀眾,發揮推廣京劇之能量,伶票咸感欽佩。筆者記憶中,《瀟湘夜雨》還是首次在臺北推出,這都感戴郭錦華老師多年來細心指導與策劃,把《瀟湘夜雨》這齣久不露演的骨子老戲,做為黃惠英劇藝進階再度提升一級的象徵,也讓觀眾目睹新春國劇的璀璨風華展演。

 

演出時間:201414日(六)下午230

演出地點: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臺北市中華路一段69號)

 

主辦單位:曲韻劇坊、中華財經文化交流協會

 

贊助單位: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支援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

 

主演人員:

黃惠英飾張翠鸞、王鶯華飾崔文遠、鄒慈愛飾張天覺、孫麗紅飾崔通

 (以下按出場序排列)高禎男飾趙謙、王逸蛟飾家院、陳長燕飾趙月嬌、

 陳元鴻飾劉仁、李彥龍飾驛丞官、李佳麒飾興兒

 

鑽石配樂陣容:

【文場】

胡琴(特邀中國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家):李門

二胡(特邀原中國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家):李超

月琴(特邀黑龍江省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家):趙惠蘭

三弦:陳珮茜 大阮:李敬敏 中阮:蔣忠穎

嗩吶:李經元 民二胡:潘品瑜 高胡:黃家俊

笙:蕭名君 琵琶:林秋岑

【武場】

領導:金彥龍

大鑼:余海明 小鑼:孫連翹 鐃鈸:廖惠中

 

故事情節:

張天覺因參奏權臣獲罪被貶,帶著女兒張翠鸞赴洪州上任。行至淮河附近,因遇風浪,翻船落水,張天覺及隨行人等被救上岸;張翠鸞逐流而去,被一老漁翁崔文遠所救,並認作義女。崔文遠有侄崔通,上京趕考,順路與崔文遠告別,因此得與張翠鸞會面,並與她訂了親。崔通赴考中了進士,負張翠鸞之盟,另娶了考官趙謙的女兒,授為邵陽縣令。崔文遠和張翠鸞在家,得知崔通中試的消息,決意至邵陽尋他。將近邵陽,崔文遠舊病復發,只得停留店中養息,由張翠鸞一人前去。張翠鸞見了崔通,責其負心。崔通怵於趙家威勢,忘恩負義,堅不相認;並誣張翠鸞為逃奴,吊打之後,面上刺字,發配嶺南,又暗囑劉仁在中途害死張翠鸞。劉仁原誤張翠鸞為逃奴,一路責打,後知被誣不忍下手,行至瀟湘遇大雨,遂投驛館避雨。張翠鸞因冤屈難伸,棒傷痛楚,痛哭失聲,驚動了在驛館中睡眠的官員,命將張翠鸞帶進問話。張翠鸞驚慌失措,卻不想這位官員竟是他的父親張天覺。此時張天覺已被重用。張天覺聽到女兒訴出冤屈,大怒,立刻命張翠鸞帶領校尉去到邵陽,自己也隨後趕到,這時崔文遠也來到,得知經過,痛罵崔通。張天覺遂把崔通依律治罪,帶了女兒一同進京。

arrow
arrow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