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可算海峽兩岸將崑曲推廣至全世界最不遺餘力的大功臣,近年更在高中、大學開設崑曲講座,並引領學子步入劇場,實地觀摩現場示範演出,親炙此一古典表演藝術之美。

  發源於明代的崑山腔,可謂崑曲傳奇之前身,蓬勃興盛直至清朝末年。由於格律過分謹嚴、文辭古奧典雅,逐漸脫離羣眾,終於被以新鮮、通俗見長的徽班、京班壓倒、取代。

  崑曲發展中曾去蕪存菁、濃縮凝煉,刪除枝節,選取全劇中特別精彩的一齣或數齣,加以充實、豐富,成為獨立短劇,即是「折子戲」的誕生。它也是一種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崑腔的丑角說的是以吳語為主的江南方言,形成了獨具的特色。許多京劇名家如梅蘭芳、程艷秋都曾吸收了崑劇的唱、演技巧,以加強基礎訓練,提升演唱水準。

  愛好崑腔的曲友們常結社拍曲,清唱自娛。除了坐唱不化妝外,其他唱白諧諢、鼓點鑼段均與登台無別,更推廣普及了崑曲。

  10547日晚間7:30於台北市中山堂,在趙廷箴、趨勢、薇閣等基金會主辦下,由白先勇老師製作了新版的「玉簪記」,請蘇州崑劇院擔任演出,俞玖林、沈豐英兩位擔綱主角。

  幕啟處臺上一桌二椅,桌直放。以笛為主要伴奏樂器的特色是婉約嫵媚,一陣撥弦聲裊裊,點出了「琴挑」主題。

  劇情是:道姑陳妙常月下撫琴,引動了落第書生潘必正,所謂「聞弦歌而知雅意」。「琴挑」一折得窺禮教下的青春少艾含蓄幽微之情思。「問病」中書僮進安居間扮演甘草人物,製造機會促使二人眉目傳情。「偷詩」妙常書案小寐,吐露心事的詩稿被潘郎窺見,兩人遂剖白心跡,訂下盟約。「秋江」把劇情推至高潮。書生被迫離庵赴試,不告而別。妙常得知雇舟急追,演員以身段、腳步展現船行江中水流湍急之險象。只見劇中人步履細碎輕盈,身形進退起伏。乘客與船家保持距離,模擬驚濤駭浪中險象環生。舞台上雖無水,卻似波濤洶湧、載浮載沉。抽象寫意的表演技巧展現出古典戲曲美學的極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