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京崑戲說長生殿》的悲劇精神——「哀而不傷」的重要性    梁陳安/政治大學 哲學系 碩二

  《戲說長生殿》是辜公亮文教基金會今年的春季新老戲,與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聯手推出。這部劇集結兩岸京崑名家,從傳統故事揉入現代觀點,和觀眾一起重看戲曲文本。本戲的重點在於,一開始說書小孩點出的,這個愛情故事「千百年來怎麼也說不清楚」,而導演兼演員的李寶春,試圖透過京崑的穿插,互相詮釋,試圖給觀眾去評判哪一種是合乎自己心中滿意的「長生殿」劇本。

  本文的重點,在於對其導演手法的討論。李寶春在導演這部戲時,至少用了三個呈現的觀點:京劇、崑曲、京崑同時,三個不同的呈現手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為了要表現衝突所在,這部劇在情緒、情節鋪排上是有一些跳躍的,比如楊貴妃受寵愛與被打入冷宮,劇情沒有交代清楚,讓人不知其前因後果。也許是劇本太長,為了京崑能夠同時演出,且為了戲劇衝突,導演只好犧牲故事的完整性。

  但這些都是小問題,筆者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這部劇缺少了一種「超越」的力量。李寶春這部劇,最大的亮點,在於京旦配崑生、京生配崑旦,相互交叉,互相詮釋在楊貴妃死後,唐明皇獨處時想念她的唱段。這邊用了現代「意識流」的表現手法,可謂相當新穎,筆者是給予很大的肯定的。問題是什麼呢?太悲。京、崑的唐明皇,互相詮釋對楊貴妃的思念,無疑將悲傷的過程拉得太長,將觀眾推入一種絕望的感受之中,淹沒在唐明皇黑暗又悲傷的感情中。當戲曲失去了救贖的力量,筆者深刻懷疑,這並不是一個成功的手法。

  關照古今的傳統戲,雖然傳統戲愛結束在一個快樂的結局,是一個為現代所詬病的事實,但是我們可以看見古代審美中,有一種「哀而不傷」的特質,即它依然會有使人哀傷的部分,可是往往在末了給人另外一種對美好世界的重新期待。但是,李寶春導演的此戲,卻太過強調悲劇的部分,使得劇場氣氛瀰漫著一種唐明皇的絕望。筆者認為,李寶春的導演手法,可圈可點,在現代手法的應用上,他是受西方崇尚悲劇的典型精神影響了,筆者也認為這一點他發揮得很好。但是缺點在於,他對悲劇的處理方式,太過於極端,以至於使整部劇從「難過」走向「悲傷」,「悲傷」走向「絕望」,最後居然使人的情感「無路可出」。就這一點而言,筆者認為是本次劇應該改進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