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臺北曼陀劇坊創辦人、余派名票馮德曼女士熱情邀約,去(2012)年8月離開洛杉磯立即飛往舊金山,參加灣區各大劇社齊集海沃德休閒中心所舉辦的京劇票友清唱會。緣起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不惜遍唱陽春:京劇鬚生李金棠生命紀實資料保存計畫」專案,進行實地採訪並蒐集老藝人李金棠學藝及舞台生涯的寶貴經驗、文物、音像等資料。現任臺大戲劇系暨研究所教授及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博士等一行人專程來到灣區拜訪李金棠。

步出花木扶疏的停車場,會場入口即見簽名檯及李金棠先生當年扮相俊美的劇照,「遙想公瑾當年」那的確是一段享譽寶島的鎏金歲月。加州老生名票湯伯玉精心收藏的京劇史料及照片為現場增色不少。下午兩點開始,由主持人馮德曼和梅蘭芳藝術研究會會長馬潤潮依序介紹與會貴賓及灣區各大劇社社長、社員。為表達對李金棠老師的歡迎和祝賀,由灣區著名琴師錢啟明帶著一把楊寶忠當年所用的京胡伴奏,近七十多位票友清唱助興。聚會高潮是高齡九十一的臺灣四大鬚生之一的李老師演唱兩段:《定軍山》中的「師爺說話言太差」和《金榜樂》中的「承謝你,賢德妻」,博得最熱烈的迴響。李老師及師母林桂女士笑逐顏開地與大家合影留念,並參加隨後的晚宴,真是美國京劇界的一大盛事。

來自臺灣近身採訪並蒐集資料的還有中央大學中文系李元皓老師、助理王照璵先生等人,他們專程到舊金山為碩果僅存的李金棠老師進行口述歷史,預計明年出版介紹老師的生平傳記,並附演出光碟。在京劇日趨沒落的今日,李老師很高興還有人這麼努力為京劇演員留下記錄。

老前輩言道:他是北平人,自幼聽祖、父、兄哼戲,也跟著哼唱。一位拉胡琴的老人家教了他《烏盆記》,他感覺學戲必須有人教。正巧兒時玩伴馬崇仁乃馬連良之子,告知北平戲曲學校校長蕭菊隱剛從法國留學歸來,觀念新。學習課程安排上午學戲:喊嗓、念白、練功、耗腿;下午學國語、歷史、英文等科目。入學吃住皆免費,於是十歲的他就跟著馬崇仁一道去報名。在校專攻武老生,畢業後,因北平戲院較少,上海才是大碼頭,遂離京赴滬。當時皇后大戲院有金少山、童芷苓等名角,剛出道的只有當配角,唱了七年,抗戰勝利,上海許多戲院關門,只好去南京,在介壽堂跟李慧芬、慧芳姊妹搭配。唱了二、三年,又回到滬上。民國37年底,隨顧劇團來臺,原先言明在永樂戲院登台一個月,不料造成轟動,檔期一延再延,到了38年5月,上海淪陷,再也回不去了。三十多天成了三十多年,跟家人音信不通,痛苦萬分。

後來在臺,與張正芬同組劇團,掛頭牌。在海光國劇隊和劉玉麟合作《鎮潭州》、《打侄上墳》,唱作俱佳。與陳元正唱《斷密澗》、《全部姚期》;更推出崑曲名劇《別母亂箭》(又名《寧武關》)。在明駝跟徐露合作多年,一齣全部《伐東吳》,李之〈黃忠帶箭〉、〈哭靈牌〉,徐之〈別宮祭江〉;還曾特邀名票何志遠同唱全本《龍鳳閣》,轟動一時。之後赴美定居三藩市,經營餐廳五年、洗衣店十一年。退休後,與金素琴、于占元等老伶工任僑社「海韻國劇社」指導老師,薪傳海外。

老師認為唱戲有訣竅,他永遠記得荀慧生先生的一句話:「熟戲要當生戲唱。」他說:「我的原則是每次要演的比上次好,時刻學習,盡量用心。梅先生最後一齣戲《楊門女將》,在演出前,還到處去請教學習。我來臺之後,因缺乏師資,由朋友透過廣播錄下大陸京劇,如此偷學。」至今認為全本《伍子胥》和《楊家將》最難演。《烏龍院》之宋江一角,內心戲最不好揣摩。他曾經中風過,因從小練功,復原極佳。廿多年來受太座影響受洗成為基督徒,如今內心平安喜樂。在京劇受大環境影響衝擊之下,又缺乏財團支持,他願意免費教戲。只要有人肯學,矢志教到教不動為止。「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敬祝他老人家健康長壽,心願壯志得遂!

 

14.(左起)馮德曼、王安祈、李金棠、李元皓、王照璵

(左起)馮德曼、王安祈、李金棠、李元皓、王照璵

 

14.李金棠清唱

李金棠清唱

 

14.李金棠與郭小莊1989年於舊金山合演《遊龍戲鳳》

李金棠與郭小莊1989年於舊金山合演《遊龍戲鳳》

arrow
arrow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