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2)年1221日下午313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馬派藝術主要繼承人、我的恩師張學津先生不幸因肝癌在北京逝世。消息傳,梨園震驚。我也從此失去一位提攜愛護、傾囊相的恩師。

猶記2011年的5月,北京京劇院一團演出《秦香蓮》,飾延齡的演員突然啞嗓,無法登台。事關緊急,只好由我救場,由蓉蓉團長急電學津老師為我「鑽鍋」(代替演員為演出順利進行,趕緊現學現演,俗稱救場如救火),想不到張老師欣然答應為我說戲,就這樣我是上午響排,下午去張學津老師家學《秦香蓮》的王延齡一角,連夜背詞,次日又響排一次,下午躺在床上休息,腦子裡還在背詞,晚間就正式登場,由空中劇院錄影。當這個劇碼在電視上播出時,師娘突然來電講,張學津老師正在很認真地看,非常高興!也很肯定你。」其實當時臨危受命是很緊張的,我次日立即登門請教,表達了平日尊重崇拜張學津老師,尤其想學老師一身的功夫。就此開始學習《趙氏孤兒》,同年714日即正式演出,恩師不僅驗收成果,還上台與一同謝幕,這份殊榮,讓我銘感五內。就在兩天後的716日於長安大戲院舉行拜師典禮。王金璐、譚元壽、梅葆玖、趙葆秀、譚孝曾、孟廣祿等名家皆到場參加,給我祝賀。就這樣第二齣劇碼又學《狀元媒》也演出了,第三齣《四進士》,接著師父又想了一齣《清官冊》,因這齣是基礎劇碼,師父講:「當初馬連良先生我的第一齣劇碼,就是清官冊。」後來在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裡,師父給我說了《蘇武牧羊》、《十老安劉》、《胭脂寶》、《龍鳳呈祥》、《借東風》、《游龍戲鳳》、《法門寺》、《三娘教子》等劇碼,不分晝夜,分秒必爭地跟時間拔河,因為恩師已然是肝癌晚期,正在治療中。

恩師一向尊奉馬連良先生如神,每一憶及師尊常不覺淚流。

他為找到傳人而欣慰,囑我有空隨時前往。教戲時立即進入忘我、忘記病痛的地步,這也是支持他求生的一股力量。就這樣每天例行打點滴,中午我到醫院,午休後為我說《李陵碑》。恩師常說我是「天、地利、人和」三者俱全,要我多學多演,他每日記載教戲內容,聽到大家說我進步快速,身上像他,老師十分欣慰。一年多以來,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兩人全心在教與學上面。隨著病情加劇,疼痛難捱,我白天上班排戲,晚間在病榻旁替他揉腿、按摩。師父與師娘感情深厚,好幾次吐血,幸師娘及時送醫,救回命來。師父對師娘的感激之情無法用語言表達,經常和我談及師娘,無不淚流滿面從師父的一首中,就能體會到這種情,詩曰:獨守空房十四年,不想天賜美良緣。好日剛來病魔現,日夜呵護病床前。生死關頭經考驗,細心照顧康復全。相見恨晚永牽手,幸福快樂渡餘年。

1220日晚間,正好輪到我隨侍照料,醫生早已交待隨時會有危險。他斜靠床,我抱他如廁,21日淩晨四時許感覺噁心,有吐血的兆,隨即入虛弱昏迷狀態,下午三時許安離人世。我有幸恩師在世的最後一夜陪在旁。俗話說:「師徒如父子」,在偶然的機緣下,各項條件配合,所謂「因緣具足」成就了這段恩師深慶得遇傳人,晚輩有幸追隨習藝」的難得緣分。我親身感受到老一輩藝術家多麼珍惜畢生所學,一心只想傳藝授徒,使流派特色能夠後繼有人。

去(2012)年1222日電視播放學津所授的《清官冊》,86高齡的藝術家高玉倩老人家次日打來電話來誇獎我的演出全方位到位。她直說太好了!」老太太近年深居簡出,很少社交應酬,收看後主動肯定我的唱念做表,惜才愛才心意令人可感。她師承王瑤卿、于連泉等人,青衣、花旦。1947年拜梅蘭芳為師。傳統與新編劇碼兼擅,深得各界好評。得到內行前輩的贊許,或可稍慰先師在天之靈。我將把每次學戲的錄影作為老師手把手教導的珍貴資料,不斷精進,弘揚傳承表演灑脫、風格獨特」的馬派藝術。

 

《四進士》,杜鵬飾宋士傑

《四進士》,杜鵬飾宋士傑

 

《趙氏孤兒》演出謝幕,(左起)王蓉蓉、張學津、杜鵬

《趙氏孤兒》演出謝幕,(左起)王蓉蓉、張學津、杜鵬

 

師徒情深

師徒情深

 

學津師病榻說戲

學津師病榻說戲

 

學津師雙目炯炯示範眼神

學津師雙目炯炯示範眼神

 

親授動作

親授動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京劇 張學津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