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聽到些許傳言,筆者所說只是「傳言」,不要太計較當真,傳言嘛,聽聽就算了,說的是有業司過往「科班時代」、稱為「經勵科」邀角辦戲人發的牢騷:臺灣不少京劇愛好的戲迷,不僅「挑戲」,甚至還「挑角」!言下之意,這位邀角人說這些話時,似乎有些委屈。筆者愚見,要看從哪個角度說:既屬京劇愛好者,當然是經常觀賞京劇,聽或看次數多了,不但懂京劇,甚至也能分辨台上演員「演」與「唱」的好與不好。既被稱為愛好者,當然是懂戲的觀眾,套句今日廣告中的標語――物超所值」。這位被內行稱為「經勵科」的邀角人,辛辛苦苦兩岸奔波,說穿了不就是為能多賺點兒銀子,為你賺了人家的錢,豈能不讓人家有所挑揀?觀賞京劇的觀眾,誰不希望花較高價錢的票錢,觀賞到自己滿意的好角演的好戲?這能抱怨觀眾們的挑三揀四嗎?

臺灣在上世紀二、三○年代,從上海邀請京劇班社,遠的不說,就從三○年代光復後說起,來自上海的名伶不少,依據名老編、名劇評人,被影劇界尊稱「老爺叔」、別署「隴西散人」的李浮生先生所編著的《中華國劇史》中,「皮黃(京劇)在臺灣」一章中談到:從1947年到1948年11月底,僅只兩年的時間中,上海先後有五批京劇班社藝人被邀請來臺公演,他們是鬚生徐鴻培、李如春、姜小樓、馬繼良、言少朋、張慧鳴等;旦角曹畹秋、海碧霞、小劉玉琴、李薔華、李薇華;武生韓雲峰、張冀鵬;小生何毓如、劉玉麟……。他們所搬演的劇目大多是經典好戲,像《追韓信》、《威鎮華夏》、《群•借•華》、《柴桑關》、《貍貓換太子》、《烏龍院》、《四進士》等生旦好戲,多受到寶島戲迷歡迎。直到四○年代初,「上海劇校」畢業的年輕藝人顧正秋女士,率領一班和她年紀相仿的菊壇名角,應臺北市大稻埕永樂戲院經理之請,率領「四樑四柱」,應聘來臺駐演。他們離滬時,原本打算在當年春節前,回返上海和家人團聚吃年夜飯,不想因國內戰爭,返滬商船停駛,無法返滬,竟延擱在臺灣近半個世紀之久。顧女士剛來臺時,尚是花信年華廿出頭的水靈姑娘,彷彿轉瞬之間,現今已是高齡近八十的資深前輩。

回想她在「永樂」組班挑梁的四年又六個多月的時間中,除了她主演的青衣、花衫好戲,如:生旦對兒戲《四郎探母》、《紅鬃烈馬》、《梅龍鎮》、《烏龍院》等,和小生搭配的《生死恨》、《貂蟬》、《玉堂春》,及擔綱前貂蟬、後呂布的《呂布與貂蟬》等。「顧劇團」中的鬚生胡少安、李金棠、周亮節、王質彬;旦角除顧女士外,還有她的師姐妹張正芬、梁正瑩、畢正琳;武生早期有趙君麟,後加聘藝兼紅淨的李桐春和長靠短打均優的李鳳翔;大淨、副淨有畢業自北平戲專的牟金鐸和高德松;至於丑角則有四位之多,分別是周金福、于金驊、吳兆南和吳劍虹,另外還有「二丑」王正廉,幾名丑角每位都可單獨擔綱演出,如周金福的《連昇店》、《一匹布》,于金驊的《化子拾金》。早年生、旦、武生私下多帶有「傍角」舊習,所以角兒的強配特多,任何一齣佳構,演出中,台上文戲漏詞、武戲掉傢伙的絕少。

劇團演員逾百人。顧女士雖甫自戲校畢業,但在來臺灣前,曾組班到過南京、徐州、青島等都市駐演,若她劇藝稍差,怕在這些有著大批懂戲戲迷的城市演不下去!當時,以一個還不滿二十歲的妙齡姑娘,在她演出過的都市,都能得到極高的讚譽,可見她演唱功力之紮實。在「永樂」四年半長期駐演期間,後期自己任團長(經理),為擔負全團演員及隨行親眷一百餘人的食住,她費盡心力,搬演「四大名旦」及黃桂秋的成名傑作,如:《鳳還巢》、《生死恨》、《宇宙鋒》、《玉獅墜》、《漢明妃》、《鎖麟囊》、《朱痕記》、《賀后罵殿》、《勘玉釧》、《紅娘》及全部《春秋配》等等,演出劇目涵蓋五位名旦的佳作。她劇團中沒有專攻武旦的角,為迎合戲迷,私下辛勤練功、打把子,推出《泗州城》、《青石山》等刀馬旦硬功夫戲,有串飾小生的《花木蘭》、《荀灌娘》、《大英節烈》,也與她同校學藝的張正芬多次合演叫好叫座的《棋盤山》、《樊江關》。後期為了「票房」,增加收入,託人撰寫新戲劇本,先後排演《美人魚》、《點秋香》、《鴛鴦塚》、《雌雄劍》及清裝戲《香妃怨》、《董小宛》等,也都獲得佳評,締創票房佳績。

劇團中的鬚生胡少安正當青壯期,翻撲跌打的《上天台》每年多只應觀眾要求露演一兩次,因為這齣戲不但要有嗓子,更要有強硬的翻跌武功。胡氏早年為「寶島四大鬚生」之一,除譚、余、高、馬的鬚生戲外,更能反串大武生擔綱《連環套》中的黃天霸;也串演老旦,在《打龍袍》中飾李后。他反串的大武生和老旦,演唱均不輸「當行」。另一位藝兼余、楊的傍角鬚生李金棠,出身北平戲專,扮相雍容大度,輔佐胡少安,經常參加演出,如:《甘露寺》中的劉玄德、《探母》中的趙匡義等。團中的大武生,早期有滬上藝人趙君麟,其後二李――李桐春、李鳳翔同時加入,身為經理的顧女士,覺得一個劇團約請兩位大武生包銀所費太多,告訴他們只能請一位,二李講義氣而一齊辭班,李桐春應聘往澎湖參加軍中京劇隊,李鳳翔則到南臺灣找機會再搭班演出。四、五○年代,他們二位偶爾在臺北合作,演出精彩長靠短打武戲,如:戲中李桐春反串武丑劉利華,陪李鳳翔擔綱任堂惠來《三岔口》,焦贊由焦茂如扮演,這台戲至為珍貴。二李也合作了《巴駱和》,李鳳翔的駱宏勛,李桐春反串扮胡理,另邀著名花旦戴綺霞演巴九奶奶。

另有一團大部分是「富連成」受藝的師兄弟,也有幾位是尚小雲「榮春社」、李萬春「鳴春社」、天津稽古社和北平戲專的各行當名角,他們是鬚生哈元章、馬榮祥,旦角季素貞、趙玉菁,武生孫元彬,大淨孫元坡,小生朱世友、馬榮利,丑角有丑票馬桂圃醉客,武丑李金和,兼演老旦與丑的馬元亮。這一班北平戲專、富社、榮春社、天津稽古社等「出身」的眾家英雄,排演的《大名府》、《鍾馗》、《緹縈》等劇,實是獨一無二的佳構。孫氏弟兄合演的《大戰宛城》,曾應邀遠赴北京參加「徽班進京二百年紀念公演」,嬸母一角,在臺灣由戴綺霞演出,北京則換上宋丹菊。過去臺灣的觀眾觀賞過這麼多位出身北京科班、戲校培育的成名藝人,他們可以說個個身上功夫紮實、唱腔白口耐聽、跌打翻騰耐看,所以培養出觀眾們懂戲、愛戲和識角的品味!

八○年代初,「北京院」、「中京院」來臺訪問演出,前者演員多是前輩名角的少爺、千金,在中山堂搬演的有張學津、馬長禮、梅葆玥姐弟、裘少戎、馬小曼等人的《龍鳳呈祥》、《四郎探母》、《群•借•華》、《梅龍鎮》,杜近芳、葉少蘭的《白蛇傳》及葉少蘭、許嘉寶夫婦合演的《柳蔭記》等多台經典好戲,均受到觀眾好評。繼北京院來訪的「中京院」更是聲勢浩大,有高齡名角袁世海,中生代名鬚生孫岳、花旦劉長瑜、大武生俞大陸等一百多人,他們搬演的每一台戲廣受此間觀眾的歡迎。容納二千餘觀眾的演藝大廳,有幾場戲幾乎座無虛席,尤其劉長瑜、耿巧雲師徒和寇春華的《春草闖堂》、《花田錯》等花旦佳作,戲開演後仍有不少向隅的觀眾佇立在入口處,等待觀眾退票再買票進場,可以想見他們受歡迎的程度。

「中京院」的宣傳成功,不但戲硬角強,每天下午晚場演出前,在該館二樓小會議廳舉辦座談,和觀眾面對面討論對劇情、擔綱演員的學藝過程和所宗派別,座談會得到觀眾好評,而這兩個來臺演出的院團都贏得名利雙收。其實觀眾要求的不多,只希望能「物超所值」,身負邀角、辦戲之責的經勵科諸君,能說臺灣的觀眾愛「挑戲」、喜歡「挑角」嗎?

 

6_顧正秋《大登殿》劇照.JPG

顧正秋《大登殿》劇照

 

6_顧劇團演出《董小宛》劇照,(右起)胡少安、顧正秋、李金棠、張正芬、王質彬.jpg

顧劇團演出《董小宛》劇照,

(右起)胡少安、顧正秋、李金棠、張正芬、王質彬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京劇 顧正秋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