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秋時節的南京,天高氣爽,到處是一派鶯歌燕舞的大好景象。茶餘飯後,街頭漫步,行至江南劇場門前,見迎面豎著一幅巨型展板,上寫著「菊壇新蕾別具風采,梅尚程派亮麗登台——上海京崑青春風系列演出之江蘇行」,展板中央貼著三位靚麗少女的彩色劇照,分外引人注目。廣告的副頁上標的是上演《四郎探母》、《乾坤福壽鏡》、《鎖麟囊》三齣大戲和一台由〈遊園〉、〈金水橋〉、〈亡蜀鑒〉、〈斷橋〉組成的京崑折子戲。看完這貼廣告,我腦子裡產生了三個問號:一、院校一般教的都是折子戲,上戲的學生要演全齣,而且都是大戲,能行嗎?二、流派劇目向來難教難學,上戲卻同時推出梅、尚、程三大流派戲,有把握嗎?三、這三齣戲是三大流派的經典劇目,這三位廿歲左右的年輕人能挑得起這個大樑嗎?帶著這些問號,我走進劇場看看這股海上來的青春風究竟是路邊小草,還是險峰奇葩。

首場演出是《四郎探母》,扮演鐵鏡公主的付佳一出場,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身材勻稱,個頭適中,扮相俊美,雍容華貴,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她開口一唱「芍藥開牡丹放花紅一片」,那亮脆的嗓音,甜美的演唱,規範的表演,令人刮目相看。坐在我旁邊的一位行家讚曰:「這可是個角兒。」扮演蕭太后的是尚派青衣王維佳,她有一條高亢挺拔的好嗓子,特別是那一大段西皮慢板,唱一句得一個好。她的演唱、做功令人信服,是位地地道道的尚派。我相信明天她的《乾坤福壽鏡》一定能演好。最後一場戲是《鎖麟囊》,飾演薛湘靈的演員是年僅廿歲的大四學生張娜。她扮相清秀、嗓音寬厚圓潤。出場之前的幕內大段念白,先聲奪人,剛一出場就是一個碰頭好,當唱完那段「怕流水年華春去渺」的四平調後,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當她演到〈朱樓尋球〉時,那段「一霎時」的二黃慢板唱得低回委婉、味正意濃。特別是撿皮球的圓場和水袖,觀眾說「基本功真好!她的水袖是在圍繞劇情而展現,不是在那裡故意賣弄水袖,嘩眾取寵。」演出結束後,竟有觀眾跑上台來向她獻花、請她簽名,這對一個初登舞台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此刻張娜把她的主教老師鍾榮攙上舞台,深深地向她鞠了一躬,並把鮮花獻給了老師。這一舉動又獲得了一陣熱烈的掌聲。看完三位學生的演出,我腦海中所有的問號全部消失了。從發展的眼光看,這三位年輕人,絕非路邊小草,而是險峰的奇葩,像這樣的人才一但到了劇團就可挑重擔。

上海青年京崑劇團的江蘇行,是繼福州演出後的第二站,接下來,他們還將繼續以小組的形式去天津、北京演出,18號將回上海逸夫舞台公演,屆時還將邀請與他們合作演出過的主演聯合演出。

從學生的演出成就可以看出老師們的匠心,看出學院領導為了培養這批具有藝術特色的流派演員花了多少心血:除本學院梅派優秀教師陸義萍擔任主教老師外,又從上海京劇院請來了梅派名家李炳淑,從江蘇京劇院請來了程派名家鍾榮,從天津京劇院請來了尚派名家李莉等,專門對這批學生傳授技藝。為了使他們儘快成長,身為戲曲學院副院長的王立軍還親自為她們跨刀演出。

說起領導的重視,不僅是看院校為他們花了多少錢,更主要的是看院校領導選擇了一條什麼樣的培養人才之路。該學院院長郭宇先生如是說:「大學不僅要有培養人才的課堂,而且要搭建培養人才的平台。上海市教委、市委宣傳部和上海戲劇學院的領導一直在力推藝術教育和藝術實踐相結合的人才成長之路。」這話說得既明確又有魄力。他們決定以跑小組的形式搞巡迴演出,既避免了大隊人馬外出影響教學,又少花錢使學生得到鍛煉,這是一個創舉。

庭院裡練不出千里馬,花盆裡長不出萬年松。要想使人才儘快成長,就必須把他們放到社會實踐的大舞台上去經風雨見世面。這次巡迴演出的成功再次證明了這條課堂教學與舞台實踐相結合、培養表演藝術人才的路子是正確的。你聽三位學生是怎麼說的,梅派青衣付佳說:「一個演員的成長是靠演出來的,而不是靠捧出來的。」尚派青衣王維佳說:「在學校雖然也有響排、彩排之類的演出,但與公演有很大的區別。彩排是演老師,只要把老師所教的一招一式不走樣地表達出來就可得滿分,即是有點小毛病,因台下是老師、熟人,也會原諒你;公演是演戲曲中的人物,稍不到位,觀眾就會七嘴八舌地議論你。」程派青衣張娜說:「學院領導花這麼多錢讓我們到實踐中去鍛煉,好比天上掉下了個餡餅,機會難得啊!千學不如一演,演得越多,進步越大。」

走課堂教學與演出實踐相結合的培養人才之路,說說容易,做起來可就難啦。別的不說,經費問題如何解決?中國這麼大,從福州到北京幾千公里,光路費、生活補貼費、合作單位的勞務費、劇場租賃費等就需要很大一部分資金。學校,一不是政府,二不是銀行,三不是開發商,哪來那麼多錢?負責這次巡迴演出活動的夏源匯老師說:「賬要看怎麼算?領導重視了,認識統一了,就會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培養人才的刀刃上,這也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嘛!我們學院的領導曾明確地說過,今後每屆京表系的大學生畢業前,都要搞這樣一次巡迴演出,促使他們科裡紅,這樣畢業後的去向問題也就不難解決了。」

記得上個世紀的五O年代,中國在美留學的「火箭導彈之王」錢學森申請回國時,美國有位高級將領說:「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所以他們千方百計地阻擾錢學森回國,可見人才的重要。如能通過巡迴演出,培養出一批有用之才,能為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起些作用,這個錢花得值。這種一舉多得的好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京劇 崑曲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