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綜合報導之二

   「六京節」歡樂潮湧大武漢

「京腔雅韻匯江漢,西皮二黃流神州。」半個月來的「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在武漢如火如荼暢饗進行,使這座歷史悠久、底蘊豐厚的京劇「大碼頭」、「戲窩子」,飄蕩著充沛濃郁的梨園馨香、京韻氣息,段首的兩句聯文,就是最好詮釋。筆者來自臺北,也經過許多欣賞京劇名角的大場面,目睹武漢戲迷追捧名角的瘋狂,真正開了眼界,在趕場看戲的空檔時間,也曾採訪過「湖北劇院」的工作人員,他們對筆者表示:

這些日子,每天都有不少戲迷到後台入口等待名角,向他們送花、求簽名、求合影,不論是《漢蘇武》、《宋家姊妹》,還是來自美國的齊淑芳京劇團,都有來自不同地區長者戲迷票友,在開演前兩、三個小時便守候名角,守到一位便圍著對方握手、聊天、簽名、拍照。

座落在武昌洪山區的「京韻大舞台」與相鄰的「珞迦山劇院」,是湖北省京劇院管轄區內,這裡看到許多戲迷整日設法在蒐集各院團展演時的精美節目單畫冊,或渴望買到「一票難求」的機會,也自然出現轉售「隨票贈送的節目單畫冊」及「黃牛票」之現象。有位老戲迷為了收集三十五台戲碼畫冊,遊走武漢八大戲院,花了一星期時間,一筆不菲費用,才成全所願,也觀賞到重要院團之劇碼演出。

筆者對於京劇節期間,「武漢天地」、「首義廣場」、「洪山禮堂噴泉廣場」、「『湖北美術館』廣場」等多個場地,舉辦之名票名家連袂奉上的「京劇天天演」活動,特別需要採訪與關注,一個梯次接著一個梯次的伶票,他們在戶外陪著戲迷、群眾過大節,為群眾一段段的唱、一折折的演,台上、台下融合成一片,使購不到票入場的觀眾沒有「失望感」,使沒有消費能力的群眾沒有「失落感」,主辦單位策劃出這樣的措施,足以突顯出推廣全民參與京劇藝術活動,使得舉辦「六京節」之意義及效果,收功深遠。

   回歸傳統戲曲文化生活

11月18日閉幕式上,本屆藝術節頒布獲獎劇目,評委們評比出七個一等獎中,筆者認為具有以下特徵:一、重視原創劇本多於改編或新編劇本。二、重視傳統京劇多於現代京劇。三、優秀青年演員主演多於中生代及年長名角。四、武漢兩個院團推出《建安軼事》、《水上燈》及天津兩個院團推出之《無旨欽差》、《香蓮案》俱獲評委青睞,入選一等獎,還有津京團參演之改編劇目《劉蘭芝》,改編者李瑞環先生獲得榮譽改編獎,使武漢、天津兩市之參評劇目係本屆藝術節之大贏家,成績優於京、滬。五、瀋陽京劇院《將軍道》、吉林省京劇院《牛子厚》雙雙獲頒一等獎,使得北、南四大重點京劇院團之劇藝水平,與中樞平行。

此外,主辦者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推廣京劇藝術之同時,仍不忽略古老徽劇、漢劇之搬演,邀來安徽省京劇院演出「徽劇經典折子戲專場」、武漢漢劇院演出漢劇《王昭君》、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劇院演出「漢劇經典折子專場」、浙江婺劇團演出婺劇《穆桂英》、臺北新劇團演出京劇《渭南之戰》、美國齊淑芳京劇團演出「京劇經典折子戲專場」,一則傳播古老徽、漢劇種,二則與海外戲典交流,讓老武漢人,在劇院內,或是在戶外廣場聽漢調、賞京劇,勝過進電影院看大片那樣時尚的娛樂消遣,因為:「這裡的觀眾愛戲、懂戲!」除了對「六京節」成果表示肯定,作為東道主的湖北人聽了鄂省創下史上最好成績,一定自豪地說:「這是當然囉!」

   引導八O後青年學生「解讀京劇」

武漢三鎮中之武昌,是華中地區大學、高校黌宮林立之樞紐,只東湖沿岸,即有十餘所大學院校,如筆者每次駐足做學術交流之華中科技大學(原由八所大學合併)與武漢大學相鄰近,兩校師生即有十餘萬人,加總武漢全市高校、大學生達一百萬人,幾乎是全市人口十分之一,為華中地區高知識份子之駐所,這是有數據之統計。比方說華中科大與武大有許多師生喜歡學京劇、唱京劇,這些日子隨著尚長榮、裴豔玲、史依弘等老輩及青年名角入校園推廣京劇,使學校京劇社團擠滿人潮,隨著名角引導,進入劇院看戲,參與「學術講座」,了解傳統京劇音樂之美、創新之媚及戲曲發展之現狀與展望,因為感受到國粹藝術之啟發,使武漢大學生們對於原汁原味的傳統經典老戲痴迷,進而主動對京劇之歷史沿革,加以探求,這是筆者最樂於看到的!

筆者雖係臺灣大學中教讀者之一員,具有多次兩岸學術、戲曲交流之經驗,平日教學、辦戲報,都是為了推廣戲曲文化以盡棉薄之力,在武漢當地,遇有與同學接觸機會,自然要說明楚天漢調,是京劇發祥地之一端。

「徽漢合流,皮黃併奏」,筆者經常引用臺灣電視台戲曲主持人向觀眾解說京劇沿流的語詞,吸引學生視聽。所謂「徽、漢合流」,應溯自1790年(乾隆55年),當時安徽徽劇「三慶班」以祝壽為名,進入北京宮廷首演地方戲曲受到重視,俟在民間受到歡迎,其後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台等戲班先後進京,其中啟秀、霓翠屬崑劇班,其餘四班均為徽班,時稱「四大徽班」,他們雄踞北京菊壇,達四十年。直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才有漢戲進京。

漢戲亦稱「漢調」,即今漢劇之前身,它是流行於湖北漢水一帶的地方劇種(清代又稱漢調為楚調),相沿在清中葉後,以流行於湖北之清戲(弋陽腔之支流)西皮腔為基礎,再打造成西皮、二黃聲腔。漢戲進京以後,若干演員加入徽班表演,對後來的京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及影響:

一、豐富戲曲旋律,完備板式,提高了皮、黃聲聲腔曲調,完成所謂「皮黃併奏」的結合。二、加強了演員陣容,豐富了徽班演出之色彩,並奠定以生行為主之局面。三、以中原音韻為規範,及湖廣音的沿用,因此改造了演唱之語言(以韻白為主,至於京白併用,是在京劇成熟以後發展形成)。

清嘉慶三年(1798),因花部(地方劇)諸腔在北京盛行,影響到雅部(崑曲)漸漸式微,曾下令禁止花部在京表演,聰明的徽、漢演員,趁勢合併花、雅同台演出,使清廷禁令也無法阻撓,久而久之的革新,反使新興「京劇」的劇種形成。

筆者常引用道光30年(1850)葉調元所著《漢皋竹枝詞》中所稱當時漢戲演出情況:「曲中反調最淒涼,急是西皮緩二黃」,又云:「月琴、弦子與胡琴,三樣合成絕妙音。」所謂「徽漢合流,皮黃併奏」,京劇史上指明,徽劇為「京劇之父」,漢劇乃「京劇之母」,京劇之歷史沿革,包括聲腔、樂器,漢劇是其發祥之一端,武漢是京劇的原生地,這番話,說得武漢大學生露出滿面驕傲、自信之情。

 

9「八O後」之大學生因「六京節」而愛上國粹.jpg

「八O後」之大學生因「六京節」而愛上國粹

 

9閉幕式頒獎典禮.JPG

閉幕式頒獎典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京劇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