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國際京劇余派名家名票演唱會」於十一月二十日在臺北圓滿落幕。這一場對余派宗師余叔岩的贊禮,在美國紐約李氏京劇基金會創辦人李大偉先生的引領下,把典雅雋美、剛柔並濟的余派唱腔再一次呈獻給京劇的舊雨新知。當戲終曲畢,大爆滿的觀眾席久佇不去,依依之情溢於言表,轟動之勢前所未見。

此次演出活動,是繼第一屆(紐約)和第二屆(洛杉磯)演唱會後,世界各地專業和業餘的余學者、余派愛好者和古典京劇愛好者的又一次聚會。這次我們有幸請到五位戲劇專家和學者擔任顧問,已冀獲得他們的垂顧和指導,五位顧問中,楊其銑校長不幸離我們而去,其余四位分別是余派藝術家張文涓先生,戲曲聲樂專家、余言兩派研究專家邱正堅先生,戲劇學者、京劇評論家翁思再先生,戲劇學教授王安祈先生,其中,邱先生特地遠道而來,為弟子們和演出小組實授了不少寶貴的意見。舞台上的演唱者,年齡最小的是十六歲,年齡最大的是七十五歲,昭示了余派藝術的傳承,舞台下不乏九十高齡的老戲迷,台上台下,四代同堂,寓意深遠。

演出現場「臺北國軍文藝中心」的舞台富麗堂皇,色調顯明,匠心獨具的舞台天幕隨著不同的唱段組合,反映出余先生不同時期的劇照和生活照,使得舞台畫面更具主題意義。文武場內,都是頂尖的余派高手,來自北美兩岸和海峽兩岸。有趣的是,其中最年輕的生於1984年,最年長的生於1948年,彼此之間的呼應與配合齊整有力,天衣無縫,令人嘆為觀止。這次的文場成員有閻一川、陳平一、曹祥生、黃承林、崔蘭亭、佟紹祖、章麗萍、李台鈺,武場成員包括錢鎮威、孫永、魏統賢、劉堯淵。

著名花臉和主持人王海波不愧為個中魁首。口才好、中氣足,風趣傳神,形像既時尚又端莊,把對京劇和余派藝術的介紹,穿插在每個節目當中。使觀眾在享受美妙唱段之際,也上了一堂京劇和余派的課,使逾時四小時的演出,緊湊充實,全無片刻的冷場。

演員中,不乏通透明亮的好嗓子,也有不少演員成功地展現了余派的「提拎勁兒」、勁頭、嗽音、和對「字」的要求,而末一段做工戲《瓊林宴》的「問樵」一折更是恰如其分地展現了余派做工戲的高度標準,台上兩人的亮相分別以正反兩面完成,老生與小花臉多次背面亮相,也都反應出京劇亮相的整體美。

登台的演員來自伶票兩界,依次是陳雋、楊馥瑄、胡曉楠、呂維忠、李雲濤、孫志宏、王偉、梁劍峰、李驊、丁廣馨、楊維筠、孫興珠、傅希如、王海波、馮德曼、單瑩、華明誼、盧德先、張建國、魏海敏、李大偉、竇騫和凌珂。其中,前來助陣的中國京劇院三團團長張建國和臺灣首席青衣魏海敏等著名演員,豐富了演唱會的內容,提高了趣味性,更為整體節目增色不少。

這次李先生再度集美亞兩洲、海峽兩岸的菁英專業人士與「余、梅」票友於一堂,為臺北的戲迷們獻上的這精彩絕倫的演唱,其水準之高、內容之豐富、格調之高雅、規模之宏大、觀眾之熱情,都是空前之舉。經過長期的策劃準備和多人的努力與合作,一場空前成功的余派名家名票演唱會為余派再度帶來了萬丈光芒。

觀眾中,有學者認為,這場演唱為他上了一堂「絕後的京劇課程」,而余派的風格「極近杜甫」。臺灣知名導演王正方先生也評論說:「此乃臺灣京劇界多年來罕見的盛事,最興奮的是見到了好幾位年輕伶人,已是出手不凡,唱的韻味十足,京劇的延續將綿綿不絕」。一位朋友說得好,中國歷史中的每個時代都有具備代表性的文學體系,「戲」的發展在民國時期最迅速,成績最輝煌,繼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後,「民國京戲」做為一個時代概念應該是很恰當的。而做為民國京戲標杆「三大賢」之一的余叔岩,是京劇老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表演藝術值得後人學習和繼承。此次活動無疑加強了余學者的聯繫,更推動了余派藝術的傳承。

2016112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京劇 票友 余派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