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0年秦瘦鷗的小說《秋海棠》問世後,先後被改編成話劇、滬劇和評彈搬上舞台,賣座極一時之盛。著名話劇演員石揮還因出色地創造了「秋海棠」這一生動的藝術形象,而獲得「話劇皇帝」的美稱。那幾年,「秋海棠」與羅湘琦之戀情悲劇,幾至家喻戶曉。儘管小說作者在「前言」中聲明並不影射任何人,但究竟誰是「秋海棠」的原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其實,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紅通上海的京劇名旦黃桂秋卻有一段經歷與小說中的「秋海棠」十分相似。更巧的是當年石揮為演《秋海棠》曾專程登門拜訪黃桂秋。請黃教她《蘇三起解》中兩段[散版]唱腔;加上「黃桂秋」三字中也有一「秋」字,黃又是男旦。這就難怪當時上海灘上都說「黃桂秋就是秋海棠」了。

那是在1933年春天,二十七歲的黃桂秋組班去吉林長春新民戲院演出時發生的事。他那「甜、嬌、脆、嗲」的黃腔和舞台上的秀麗形象,傾倒了東北戲迷觀眾,同時也引起了當地大軍閥希洽的邪念。他先是不斷請黃赴宴,繼而邀請其至寓所聊聊唱唱,最後竟將黃留宿在家,妄圖非禮。軍閥的醜惡行徑遭到黃的堅決反抗。希洽惱羞成怒,將黃綁在後花園樹上聲言次日毀其面容。希之小妾深愛黃之才藝,又憐其遭遇,遂買通副官,賄以財物,瞞著希洽連夜放走黃桂秋,讓其乘火車盡快逃回北京。七個月後,小妾也私逃至京與黃同居。不料在半年多後,那小妾竟攜款與他人私奔,不知何往。

1942年春節,黃桂秋與周信芳合作出演於上海黃金大戲院。其時石揮、沈敏的話劇《秋海棠》已連滿數月;筱文濱、筱月珍,邵濱孫、王雅琴等的滬劇《秋海棠》也生意興隆。「黃金」老闆為賺大錢,就建議周、黃他倆合排京劇《秋海棠》,由黃飾毀容前的《秋海棠》,周飾毀容後的「秋海棠」。當時有的老觀眾已知道黃當年在東北歷險的經過,上海已有「黃桂秋即是秋海棠」的謠言,更有人添油加醋,越傳越廣。黃桂秋怕如再演出此劇會助長謠言的流傳,故而堅辭不演。1957年4月3日黃桂秋率秋生京劇團在青島永安大戲院演出《三堂會審》。二十三年前離黃私奔的姨太太竟坐在台下第一排看戲,但未去後台看黃。黃在台上也認出了她,限於種種原因而未敢相認。以後兩人就再也沒見過面,否則,定能給後人留下一段佳話。

以上所述,據黃桂秋入室弟子,曾任上海戲劇家協會黃桂秋藝術研究委員會主任、京劇名票朱永康老師相告:乃是黃師親口所說。朱老師曾隨黃師左右二十二年,形同父子,此事當為實情無疑。今適逢黃先生逝世三十四週年,朱永康老師亦已於2010年11月19日仙逝,享壽八十八高齡。筆者記下這段鮮為人知的往事,以示紀念。

 

9_黃桂秋

黃桂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弘報 京劇 黃桂秋
    全站熱搜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