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福建京劇院2013抵臺在城市舞台的第四場演出是830日(五)的夜戲。骨子老戲《清風亭》不常見,因此吸引不少觀眾到場。加上國光劇團秋季公演「秋後算帳.譴責負心」系列118日也將在同一地點推出融合京劇、豫劇的修編版「雷劈張繼保」,相信一定各擅勝場,大異其趣。

新編古裝戲《擋馬》,又稱《擋馬過關》。北宋時,楊八姐(劉泳渤飾)改扮男裝入遼刺探軍情,返國途中被原為宋將的焦光普(時增帥飾)引入酒店,焦欲盜取楊之腰牌過關,被察覺後,二人格鬥。終於相認,同返故國。這是一齣短小精練、武打技巧難度高、招式創新的熱門戲。武旦演員並不陌生,是每週六、日人間衛視台「台泥劇場」主持人李寶春、馮蕾同台的酒店老闆娘。八姐穿厚底,個頭英挺,有嗓。武丑跟斗輕巧,單足上桌先蹲再立,在一方桌面上展示毯子功;一張木椅翻滾撲躍變化無窮。二人身段配合似舞蹈。尤其是焦光普躺地足踢劍鞘,寶劍應聲接住,令人叫絕!這齣戲之篇幅足、對打繁複是近來所僅見之完整版。番邦小將在摸腰牌、發現不見時之反應太慌速,宜一疑一想一驚一看嚇出一身冷汗,才有層次感。

骨子老戲《清風亭》,又名《天雷報》。是一齣著名老生戲,乃周信芳、馬連良代表劇目,說白、做工為主,二人各有千秋。啟幕前的一段序曲交響樂是作曲、配器高手蘇謙的傑作,悠揚舒暢、震撼人心。張元秀老夫婦分由廿七、八歲的張萌和張召君飾演,年富力強、神完氣足,唱作表現淋漓盡致。演地保的文丑張飛飛也極稱職。清風亭〈拾子〉一場:從此有子有後,是多大的期盼,十三年後最擔心害怕要吐露身世的時刻終於到來。飾親生母周桂英的張美超為張派青衣,嗓音珠圓玉潤,泣訴當年棄嬰之往事。〈認子〉一場:一邊是生育之骨肉,豈忍割斷?另一邊為養育之恩情,怎肯割捨?對繼保而言,跟親娘是錦衣玉食,前程似錦;隨養父母則破瓦寒窯、身世遭質疑。雙方拉扯,苦不堪言。畢竟年邁人慮深思遠、胸寬心慈「疼兒為兒好」,臨別殷殷囑咐:成人後,生來探望死祭墳。分別時再三不忍,繼保跪拜叩謝十三年養育恩,催人淚下。〈盼子〉一場:月明風緊之際,哭瞎雙目的老旦[反二黃垛板]細數起居衣食照顧之種種,描述父母為兒做牛做馬,死也甘心的心境。正如俗諺所言:「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女誰見了?」撿兒、丟兒、盼兒都在此亭,乍聞嬌兒得中狀元返回汝陽,真乃大喜、大悲又狂喜。二老重新燃起生機,希望。〈殛(音及)子〉一場,由小生昝旭東飾張繼保,春風得意攀高枝。聞聽義父母到,首先念及前程,辛勤撫育怎比榮華富貴?任憑白髮爹娘苦苦哀求、旁觀地保柔情勸說,終究命人轟出不認。以四百文銀錢打發二老雙親,徹底傷透人心。目盲老娘撞柱身亡,父張元秀舉杖責其喪盡天良、禽獸不如,怒火攻心,倒地不起。霎時,天昏地暗,雷鳴電閃,張繼保內疚至狂,五雷轟頂。

「一段故事,講述了多少年?一曲宮商,彈斷了多少絃?一本老經,為什麼常常念?一壺老酒,為什麼喝不完?」的主題曲演唱中,留下無盡的回響。

 

4《擋馬》劉泳渤、時增帥1.jpg

《擋馬》劉泳渤、時增帥

 

4《擋馬》劉泳渤、時增帥2.jpg

《擋馬》劉泳渤、時增帥

 

 

4《清風亭》.JPG

《清風亭》

 

清风亭 劉思秀.jpg

《清風亭》劉思秀

 

清風亭 馬超博.jpg

《清風亭》馬超博

 

清風亭 張美超.jpg

《清風亭》張美超

 

清風亭 張萌 張召君.JPG

《清風亭》張萌、張召君

 

清風亭 張萌 張召君02.jpg

《清風亭》張萌、張召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灣弘報 的頭像
    臺灣弘報

    李崇遠.臺灣弘報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