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戲、聽曲本是兩回事。然而把戲曲的精采唱段用伴奏樂器演奏出來,又是由優秀的編腔作曲者,專為特定樂器編寫的獨奏曲,就頗為新鮮。兩位青年演奏者平日習慣在樂池或戲台側邊擔任伴奏,如今坐在舞台中央主奏,心情不免小有緊張。事前慎重挑選的曲目希望能表現樂器的特性和演奏的技巧,最大的目的在於想用戲曲音樂感動人心,帶領大家進入美的境界。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非但是空前,恐怕也是絕後,九四高齡仍活躍於京劇舞台上。菊壇皇后戴綺霞為振興國劇、更為激勵梨園祖師爺的孩子們有勇氣決心堅持傳承劇藝。再披戲衫,於100年12月在臺北市國軍文藝中心隆重演出梅派代表作《貴妃醉酒》。內行票界皆嘖嘖稱奇,拭目以待,大陸上許多愛戲的觀眾紛紛打聽詢問,真乃未演先轟動。這是一場「慶祝建國一百年慈善義演暨傳統藝術文化資產保存紀錄演出」。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是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因此,「龍戲」在中國傳統京劇中也屢見不鮮。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及北京戲曲藝術教育基金會合辦「中國表演藝術家、演奏家、教育家、導演――第六屆『終身成就獎』」頒獎儀式,經兩會認真提名、嚴格評審,共選出宋士芳等六十二位得獎人,於2011年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隆重頒獎典禮,在場觀禮的人均為當代京劇界、音樂界的名人專家,可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既熱鬧又莊嚴。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于魁智、李勝素領銜精彩好戲鑽石陣容

中國國家京劇院名角名劇大匯演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著名青衣坤票黃惠英,在一年之內,連演五場戲,其中《春草闖堂》與《佘賽花》都是整本的大戲,另外又演出《別窯.大登殿》、《打漁殺家》、《祭塔》三齣折子戲,集唱唸做打於一身,可謂勇於挑戰,精力過人。在短暫的時間內,對於每齣戲中角色的詮釋,均能恰如其分,各具其面,的確難能可貴。演出效果精彩紛呈、美不勝收,比諸專業亦不遑多讓。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新年伊始,儘管正值隆冬臘月,津門觀眾卻在荀腔荀韻中感受到別樣的暖意,「孫毓敏舞台生活六十年移植改編劇碼巡迴展演」天津站的演出在中華劇院隆重拉開帷幕。三場演出展現了《癡夢》、《陳三兩》、《棒打薄情郎》、《姐妹易嫁》、《掌上珠》、《翠屏山》、《獅吼記》、《一代賢后》、《雙玉緣》等九台劇碼,均是孫毓敏先生多年來從崑曲、評劇、越劇、呂劇、吉劇、河北梆子等地方戲劇種移植改編而來,是地地道道的荀派新劇碼。九齣戲全部由常秋月、唐禾香、熊明霞、許翠、張悅、方開柳等一批荀派新銳擔綱,生氣勃勃、滿台生輝,舞台上下高潮迭起。演出後更召開專題研討會,多位京劇名家、戲曲理論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荀派藝術的繼承與發展。筆者有幸欣賞演出,並參加了研討會,在獲得薰陶和教誨的同時,腦海中不禁湧現出三個關鍵字——「驚喜」、「思考」與「希望」。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百年,在臺北市城市舞台有兩場意義非凡的國劇演出。誠如製作人林谷芳教授所說:一切歸之於「因緣」。源自前年他辦了一場曹復永的專場演出,孕育出「何不召集這不尋常的一班,來一次復興劇校『復字輩』專場」的構想?於是名之曰「群英復會」的想法逐漸成形。事非經過不知難,民國46年入學的北投私立復興劇校120名學童,在民國52年前後相繼畢業,如今各有自己的一方天地。離開舞台五十年,再度展現唱念作表基本功,談何容易!首先是邀角難,再者戲碼、經費、人力、場地等,在在都考驗當初的浪漫一念。幸有熱心的秦復林(即秦祥林)同學等人,積極聯絡散居海內外的復班同窗,並特別到文建會、臺北市文化局、望月文化出版公司、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暨京劇團、桃園縣博理基金會、國光劇團及企業界大力資助,排出了全本《龍鳳呈祥》《沙橋餞別》、《捧印》、《狀元媒》陣容堅強的骨子老戲。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年,北京中央電視台播放了上海京劇院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的《玉堂春》,由黃(桂秋)派李慧、荀派熊明霞飾演前後蘇三的《起解》和梅派史依弘的《會審•監會•團圓》,不同旦行流派的精彩展示,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由此,想起了有關早年山西省洪洞縣長期不許演出《玉堂春》的「禁忌」。理由是在這齣戲中,蘇三起解時有句唱詞是:「越思想越心頭恨,洪洞縣內無好人。」又說戲中的角色沈延林是洪洞縣人,他嫖娼宿院不大光彩。因此洪洞縣人是不許在他們的縣境內上演《玉堂春》的。另有河北曲周縣內也不准演《玉堂春》,說是戲中的三公子王金龍為曲周縣人,他尋花問柳,金盡被逐,淪為乞丐後仍春心不改,與蘇三在關王廟相會時還要在「神案桌下敘一敘舊情」,實在不大體面。再說,在《會審》中潘必正也講「分明是他王氏門中不幸,出了這個敗家之子!」等台詞。這就使得曲周縣人,特別是曲周城內姓王的人家更為憤怒,所以舊時的洪洞、曲周兩縣不准演《玉堂春》,即此原因。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聽到些許傳言,筆者所說只是「傳言」,不要太計較當真,傳言嘛,聽聽就算了,說的是有業司過往「科班時代」、稱為「經勵科」邀角辦戲人發的牢騷:臺灣不少京劇愛好的戲迷,不僅「挑戲」,甚至還「挑角」!言下之意,這位邀角人說這些話時,似乎有些委屈。筆者愚見,要看從哪個角度說:既屬京劇愛好者,當然是經常觀賞京劇,聽或看次數多了,不但懂京劇,甚至也能分辨台上演員「演」與「唱」的好與不好。既被稱為愛好者,當然是懂戲的觀眾,套句今日廣告中的標語――物超所值」。這位被內行稱為「經勵科」的邀角人,辛辛苦苦兩岸奔波,說穿了不就是為能多賺點兒銀子,為你賺了人家的錢,豈能不讓人家有所挑揀?觀賞京劇的觀眾,誰不希望花較高價錢的票錢,觀賞到自己滿意的好角演的好戲?這能抱怨觀眾們的挑三揀四嗎?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復興劇校第一期復字輩專場「群英復會」第二天,在臺北市城市舞台推出《沙橋餞別》、《捧印》及《狀元媒》三齣折子戲。折子戲往往是整本戲中精彩的一折,獨具特色,廣受喜愛。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麒北馬關外唐」之唐韻笙,早年曾有過兩個藝兼文武、青春美貌的女弟子田子文和陳麒麟,陳還是唐韻笙的義女。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節假期在京畿、津門一帶訪問,遇見許多京劇名家及票界人士,問起金茜琳女士之近況,她為何沒有參加「兩岸四地中國戲曲.北京論壇」,因為大家一致肯定,她是最有資格代表美東(紐約)地區與會的人選。筆者之前也曾電話與金女士聯繫,知道她與家人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渡假,可能錯過邀請。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久前,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全國京劇戲迷票友電視大賽頒獎晚會上,評委之一,著名文武老生李浩天和四位老生名票同唱了《上天台》:「金鐘響,玉鼓催」的唱段。在唱到最後一句「又聽得殿角下大放悲聲」時,他們竟都把「悲聲」唱成了「歡聲」。在除夕夜北京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播放的「2012年春節戲曲晚會」上,于魁智也演唱了《上天台》的這一段,他則將「悲聲」唱成了「歌聲」――而且電視螢屏字幕上也是「歡聲」、「歌聲」二字,這真令人莫名奇妙,不知所云!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兩岸戲曲交流方面頗為活躍的臺北同心京劇團於民國百年在國軍文藝中心堂堂排出第三次公演。

文章標籤

臺灣弘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